京剧欣赏课《急急风》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丹
(2012-03-27 09:54:23)《急急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欣赏《急急风》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京剧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京剧伴奏乐器,了解并知道它们在伴奏中的作用。
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节奏谱,模拟演奏,体验京剧艺术中的节奏。
教学重点:欣赏《急急风》。
教学难点:合作演奏《急急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交流:京剧脸谱谱式
2、导言:我们无论是念白还是演唱,最离不开的是什么?(伴奏)
二、汇报成果
1、分小组介绍搜集材料——乐器种类
(1)、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
(2)、文场主要乐器:京胡、京二胡、三弦、月琴。
2、教师导学
三、欣赏感受
1、交流: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听到那些乐器在演奏?
2、出示节奏谱,用口模仿咏读。
3、欣赏《急急风》在不同场合表现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
1、欣赏京剧片段《三岔口》,感受打击乐的魅力。
2、小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艺术大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宝石,希望你
们不但了解它,还能喜欢上它。
课后反思:《急急风》是一节京剧欣赏课,对于我校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他们并不了解这是京剧伴奏中的动作锣鼓。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方式进行了预习,通过学生在课堂的汇报与我的导学完成本课教学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乐器,并通过对每个乐器的聆听,让他们认识、了解和记住乐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合作、探究,完成打击乐的演奏。学生兴致很高,回报我的是准确的咏读和动作的整齐。教学中的唯一遗憾就是由于资金的问题,没能给学生展示乐器,让他们学习演奏的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取一些办法,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