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3-04-22 21:41:27)
在教育被异化的今天,语文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2001年7月,语文新课标实验稿正式颁布至今,十个年头过去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为一线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师,我在这次新课标的学习中,也得到了不少收获,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所得总结如下:

  一、 本次新课标坚持了什么?

  原课程标准准确的说是实验稿。经过了十年的坚持。新修订的、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既是对十年课改的坚持,也是对课改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实践的期望。

  新课标在这次修订中首先坚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次,坚持了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坚持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二.本次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做了那些修改?

  专题一强调:

  (一).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二)更加强调了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课标后附录中,收录了300个基本字表,17个部首,300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高的字,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学这300个字。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2500个常用字,表二1000个次常用字;3500个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要求,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会写2500个。

  (三).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小学6年,要背优秀诗文160篇,古诗词75首。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

  专题二:新课标注重了四个加强

  (一)、 大力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一、二年级认字量,写字量减少了200个。要求认识1600-(1800)个左右,会写800—(1000)个左右。

  (二)、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能力

  与01版的课标相比,修订稿有一个亮点,就是回答了“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个问题躲不开,绕不过,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的问题。课标没有打太极,直接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明显,目标和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一句话,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三)、 加强儿童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儿童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方面,建议把阅读安排在课堂里。学生从自己读书中学到的要远远比老师教的多。

  (四)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题三:降低:《语文标准》第一学段识字量有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减少了写字量,并强调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语文标准》第一学段阅读中关于默读少了不出声,不动唇的具体要求,并把诵读的童谣改为了儿童诗。对于第一学段写话也降低了要求:由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变为: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降低了要求。

  三.课标内容解读

  首先总体的体例上没有变化。还是分为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

  第一部分---前言(性质、地位、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教材编写、课程资源、教学及评价)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阶段目标

  我们分学段进行分析,从变化中感到新课标努力践行着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

  我们主要看变化的部分。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有两条变化比较大。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增加了努力两个字)习惯是逐步养成的。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2001)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2011)大家对比一下,这种变化也是目标的降低。力争操作性更强一些。

  我重点学习的小学第二学段,具体学习体会如下: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增加了第5条。关于写字习惯。(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

  (二)阅读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一条有很大的变化。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一条也发生了变化。(原10条,现9条)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原8条,现6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除: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原4条,现3条)

  (五)综合性学习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现5条)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新增)

  (二)阅读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原11条,现8条)

  (三)习作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

  对于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和具体建议课标阐述很明确,不再详述。

  以上就是我对新一轮语文课标的解读。今后还需要我们继续学习,课标明确了,在具体的备课中才能做到有据可依。

http://www.cdlqjy.com/jys/jysxsjy/jysxxyw/xxywxsjl/201208/20120826221233_2689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