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0027tCRSzy7jQ6qsUMr1b&690
https://wx4/large/73cc2decgy1fqiz5mde1gj20cs0goaak.jpg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这件明黄花梨木圆后背交椅,座面长70厘米,宽46.5厘米,高58厘米,通高109厘米,是两件成对的一套交椅中的一件。这件交椅原为王世襄先生旧藏,曾经由《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庄氏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集萃》等著作著录,1993年由香港庄氏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这件交椅以珍贵的材质、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著称,它特色鲜明,是中国明式家具中的代表性作品。
https://wx1/large/73cc2decgy1fqiz5m6rlgj20k00gedhb.jpg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俯视图
这件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坐面为绳编软屉,脚足交叉形成折叠结构,展开腿足后屉绳拉紧,限定腿足,形成座面。腿足折叠后能缩小体积,便于移动和携带。由于腿足的倾斜角度可以改变,所以交椅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调整绳编软屉的长度,来调整座面的进深以及靠背的倾角和高度。该交椅软屉为后配,使用不多,屉面紧密如新,座面进深小,椅圈倾角大,扶手前端位置较低,搭脑位置较高。
https://wx2/large/73cc2decgy1fqiz5m5wt3j20k00fwmxn.jpg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部位示意图
https://wx2/large/73cc2decgy1fqiz5m64boj20cs0gogmf.jpg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靠背板
交椅的靠背板为攒框镶板的纵向形式,上为透雕螭纹,中为透雕麒麟纹,下为壶门凉脚。在该椅主要构件的交接部位、转弯部位,以及部分榫卯结合处,都镶有铜饰件。交椅因频繁的折叠和搬运,很容易受损,这些铜件可以起到加固作用,使之经久耐用,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其古旧而幽暗的金属光泽,衬托着靠背板上精美的主题雕刻,且无喧宾夺主之嫌。整体设计在形式和功能的平衡上把握得当,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上的铜饰件
https://wx3/large/73cc2decgy1fqiz5m7cqwj20k00dcab6.jpg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上的铜饰件
https://wx2/large/73cc2decgy1fqiz5m7qfyj20k00dc75z.jpg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上的铜饰件
https://wx4/large/73cc2decgy1fqiz5m9jx4j20k00dcdge.jpg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上的铜饰件
交椅椅圈的形状即宋人所谓的“栲栳样”。《通雅》对于“栲栳”的解释是“屈竹为器”,外观上很形象,可若用木材制作起来,则完全不是“屈竹”那么简单。
椅圈分五段形成,每段都要用大料挖做,再用楔钉榫将这五段弯材严丝合缝地连为一体。这种榫卯结构有两个榫头作合掌式交搭,榫头前端又各有小舌入槽,使圈椅不会上下松动。木质楔钉贯穿搭扣中部的方孔,使椅圈不会左右松动。这种榫卯结构在外观上很隐蔽,不显眼,却是造成该椅外形的关键。整个椅圈圆婉柔和,左右对称,一顺而下,对主人的身体形成合抱之势。
https://wx1/large/73cc2decgy1fqiz5mb7y5j20k00dewew.jpg
https://wx3/large/73cc2decgy1fqiz5mbv0uj20k00goaae.jpg
https://wx3/large/73cc2decgy1fqiz5mcgyxj20k00goglu.jpg
https://wx1/large/73cc2decgy1fqiz5mdhy4j20k00godg3.jpg
https://wx3/large/73cc2decgy1fqiz5ml5udj20k00go74i.jpg
榫卯结构内部图
由于常常需要移动、搬运,交椅是最容易损坏的家具。尤其是椅圈,极易脱榫或断裂。这把交椅以金属棍连接腿足弯转部位,这样既可以稳定椅圈,又可将椅圈的承重通过金属棍导向腿足。交椅的椅圈不能像圈椅那样直接连接前、后足,否则将无法折叠,所以在腿足上端安装弯转部件,屈曲向前,辅以金属杆,加上靠背板,形成五个支撑点,共同承托椅圈。相比直后背交椅,工艺上的难度明显增加。
与早期交椅相比,这把交椅的椅圈位置要高得多。山东济南司里街元墓壁画、山西永济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上所绘交椅,以及蒙古国出土的石雕交椅、内蒙古元代祭祀遗址的石雕交椅,椅圈的高度较低,尺寸较小,略高于交椅上所坐的人物的腰部,人物前臂及肘部搁在扶手前端,上臂和肩背部都得不到承托。
https://wx2/large/73cc2decgy1fqiz5mj0ykj20k00eqgnb.jpg
济南市司里街元代砖墓壁画“开芳宴”中的圈椅
https://wx2/large/73cc2decgy1fqiz5mk9tzj20cs0gojt9.jpg
山西永济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神化上清庙题”中的交椅
https://wx1/large/73cc2decgy1fqiz5mjdt5j20cs0goaaw.jpg
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甘加地区石雕像中的交椅
椅圈较低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靠背板的高、宽比很小,呈现宽阔方正的形状。而目前所见传世的明代黄花梨交椅,已经普遍使用大椅圈,椅圈位置升高,靠背板向上延伸,其高宽比增大而显得狭长,还有着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度。这种改进使人的背部与靠背板的接触面更大,整个手臂都能得到椅圈的承托。从早期交椅仅仅满足坐、靠、扶的基本功能,到后来功能逐渐完善,达到较高的使用舒适度,其间必然存在这样的演变过程。
这件椅圈最高处距离座面51厘米,闲时小憩,头稍后仰,椅圈托住头颈,可得倦偃之姿,从宋人对交椅使用情况的描述上看,当时交椅的设计更加注重对于坐姿的规范,而不是特别重视对于舒适度的追求。
宋代张端义《贵耳集》:“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因秦师垣在国忌所偃仰片时坠巾,京尹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遣匠者顷刻添上,凡宰执侍从皆有之,遂号太师样,今诸郡守倅必坐银校椅,此藩镇所用之物,今改为太师样,非古制也”。
文中“校椅”即交椅;“宰执”即宰相;“秦师垣”即秦桧;“栲栳样”即圆后背式。大意是说吴渊为了奉承秦桧,做了四十只荷叶形托首,派人装在秦桧及其侍从的交椅上,成为交椅新款式“太师样”。由此可知宋代交椅的椅圈的高度不足以在偃仰之时承托颈部,只能通过安装“荷叶托首”以弥补这一缺憾。
南宋王明清《挥麈录》中也记载:绍兴初年,临安知府梁仲谟在待漏院见有些等候上朝的官员坐在交椅上打瞌睡,觉得很好笑。有人告诉他新出来一种交椅的式样“用木为荷叶,且以一柄插于靠背之后,可以仰首而寝。”梁仲谟就照样子为那天在场的官员们都做了一件。此种装有荷叶形托首的交椅,后来成为达官贵人常用的式样。因无实物留存,这种新式交椅的具体形象,只能在宋人绘画中观之大略。《春游晚归图》中一个侍从肩上所扛的交椅就装有荷叶形托首,可与上述文字记载相印证。
https://wx2/large/73cc2decgy1fqiz5mj874j20cs09l0tn.jpg
《春游晚归图》现藏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所藏这件交椅的靠背板所采用攒框装板的方式,这种做法早在南宋交椅的靠背上就已经出现了。《蕉阴击球图》、《春游晚归图》上的交椅都是如此。采用这种比较繁琐的攒接工艺,是为了兼顾牢固与美观。脚踏的做法很常见,是可以上下翻转的活动装置,巧妙而实用。
https://wx4/large/73cc2decgy1fqiz5mkd60j20cs0gogmj.jpg
临淮侯李言恭像
(北平营造学社1937年《岐阳世家文武图像册》)
而这种折叠脚踏的形式在明代版画《鲁班经·匠家镜》出现过,而明代绘画《临淮侯李言恭像》上的折叠脚踏,有更为清晰的构造,其脚踏两端连接前腿下端,下有两足落在交椅前腿底端的横跗上。并非所有的交椅都会采用折叠结构的脚踏,有些交椅会另外配备单独的脚踏,还有些交椅原本就没有脚踏。
https://wx2/large/73cc2decgy1fqiz5msnjij20yi0jqdhq.jpg
http://s15/mw690/0027tCRSzy7jQ6rJ4t01e&690
http://s4/mw690/0027tCRSzy7jQ6s9Xxh33&690
红木家具什么品牌好 红木家具十大品牌 轩红坊红木 太兴家具 怎挑选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厂家直销
中山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厂房 广东红木家具工厂 红木家具定制 红木家具批发 新中式红木家具
红木装修 红木地板 家居装修 全屋定制 红木家居装修 广作红木家具 非苏作红木家具智能家居
智慧家居 智能红木家具 全屋定制品牌全屋红木定制品牌 非京作红木家具 缅甸花梨
红木茶桌
育宁红木沙发 红木书桌 红木书柜 红木电视柜 红木饭桌 红木餐桌椅 红木床 中山太兴轩红坊
小叶紫檀沙发 黑酸枝床 红酸枝餐桌 非洲花梨茶台 刺猬紫檀博古架 缅甸花梨书桌
海南黄花梨手链 豪宅红木装修 家庭装修包工包料 酒店红木装修 广州化州哪里有红木家具卖
中餐厅装修 豪华会所工程 私人会所中式风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