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非线性弹塑性时程分析
(2016-07-30 01:41:48)今天周五,明天不用加班,今天也抽空写写这两天看的东西!
1,说说非线性弹塑性时程分析;
这两天一直对这个东西很有好感,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暂且就先写写。说起这个感觉应该从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说,毕竟做弹塑性总得需要一个理由。在我们的结构设计中,弹性是我们设计的基本原则,弹性的东西是比较有把握的,所有无论荷载规范还是还是很多结构设计规范,我们都很强调弹性,当然也会有弹塑性部分,就是塑性铰,调幅等方法,但这样的假定条件都有限制和要求。而且在抗震设计中,我们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基本上还是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ps:谱的方法也就是最大效应平滑处理,当然这也是一种统计上的处理,而且还有单自由度的定义),时程分析法只是一些条件下的补充验算。我们知道地震波具有强烈的随机性,而且时程曲线转为谱曲线,我们也是在假定它是平稳随机过程的前提下,所以个人感觉时程分析应该比反应谱更准确(ps:当然时程分析的数值分析方法和选取那种地震波也是不确定因素,但地震波样本取得比较多时,应该比反应谱更能反映地震下的真实反映),而且罕遇地震下只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层间变形和转角并不能就保证其他的构件不破坏,而时程分析后至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接下来开始说说弹塑性,对于大多数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基本可以认为是近似的弹塑性材料,当然其屈服准则应该用d-p屈服准则,流动法则应该是非关联的正交流动,同时混凝土在弹塑性阶段损伤累计,使混凝土刚度退化,相信很多结构设计软件并不能完全反应这种真实的情况,如何有效的模拟结构在大震中的破坏性能,是以实际的破坏的模式而不是依靠概念设计来保证,这也就需要非线性弹塑性的时程分析,听起来高大上的词语,不过感觉应该和动力学基本的分析都一样,只不过我们需要解决掉下面的问题:
1),非线性,混凝土的损伤
2),本构有一点比较难的是,混凝土本构下降段的处理,在大震中,进入下降段,而下降段又没有足够理论,因为我们常规的弹塑性力学的假定都是符合稳定材料的,下降段材料已经不再稳定,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假定也就不再适用。
3),从数值求解的角度来说,显式还是隐式,隐式比较简单,但求解速度很慢,显式效率比较高,但是如何保证稳定性,不过abaqus显示求解比较稳定而且效率比较高,这应该也是现在很多是基于abaqus的二次开发的原因
进行完非线性弹塑性的时程分析,我们会比较清楚的了解大震下的结构的破坏模式和薄弱部位,对于结构工程师来说,至少心里是有底的。
!!!!本来还想写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但是看到你发过来的微信,心有点乱了!!!!
写些你看不到的话,也算是说点心里话
有时候真的想在某一个时刻遇到一个让我放下所有包袱的女孩,但是哪有这么的美好,以理性的态度来看男女双方,能够达到这样状态的太少,太少;内心极度的缺乏安全感,所以不去做改变,但是却越来越麻木。
内心似火,但却表面冰冷!
无奈,无奈,无奈!
准备睡觉,明天抽空把预制装配式的剪力墙部分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