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见扫描)
(2016-04-01 21:59: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科研任务 |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张锦蓉
一学年的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组全体语文教师立足各自岗位,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计划,顺利实现了各项教育教学目标。
在一学期的教研工作中我组以教学为核心,始终坚持以教研为手段促进教学的质量提高,以教研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通过教研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我组坚持利用教研时间积极讨论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交流各自对近一段教学的认识,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也使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能做到心中有数,处理有法。全体语文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教研组呈现一派学术气氛。我们高中语文教研组具体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组织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充分利用每周四下午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认真组织研究2016年高考动向,要求高三备课组每人写出近五年的全国卷语文学科的研究报告。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对高考的新动向有了更为明确的了解。大家深深体会到: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二、全面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很抓“集体备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工夫。
语文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每位教师都开设了一节研修课,互相听课均不少于十节。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要求继续很抓集体备课,强调必须有提前一周的备课量,做到“三定”:定时间、定主备人、定地点,同时做到“三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注重信息反馈和质量分析。高中三个年级的备课组计划翔实,记录细致,总结到位。18位语文教师认真切磋,互相听课,取长补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莉、吴戊生、、卢大艳、江海燕等几位年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迅速成长,他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自悟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朱莉老师在全省视频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并被评选为安庆市骨干教师,吴戊生老师获得安徽省课例大赛二等奖。
三、扎实开展师徒结对工作,打造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
我们语文组教师老、中、青组合。在每位教师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的同时,中、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了多个教学对子,张锦蓉与江海燕、黄银天、朱莉、吴戊生、卢大艳老师成师徒。老教师能无私地给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认真批改青年教师的备课笔记,并与年轻教师教学相长。青年教师虚心请教,认真做出教学反思,进步显著。学期中年轻教师平均开设三节公开课,师徒之间互相听课在五节以上。所有年轻教师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并迅速成长。
四、积极参加学校校本课程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按照学期初的计划,卢大艳老师开了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张锦蓉老师被市教体局选派参加“城乡联动”名师送教活动,收到了市县老师的一致好评。语文组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组织了《经典诵读》活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各项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反响很好。
五、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认真撰写教研论文。
我组教师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张锦蓉老师作为市高中语文新课改专家组成员,先后十次应邀出席市级新课程调研听课评课活动,获得教研室领导好评。张锦蓉老师主持的省级教科研课题《强化“听说”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张锦蓉老师在CN刊号的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论文《作文创新
六、“文学社”活动频繁,学生积极参与。
本学期,文学社在卢大艳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全校反响很好。演讲比赛、网上知识竞赛、广播站的“古言书斋”、推荐学生习作等活动,配合校教科室发行了一期“星星湖”教学杂志,我组张锦蓉、李明老师分别发表了一篇文章,并推荐发表了多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一、秉承文学社创作宗旨,为校刊提供佳作。
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学生自主意识。
文学社团应以学生为本,为了让社团活动逐渐地由老师包办过渡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活动,我社团加强了对社员的管理,规范为“编辑部”、“宣传部”、“记者站”三个职能部门,分别由高三文科,高二广播站成员和高一小记者负责。在文学社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各行其责,认真开展了各种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文学社团组织更加严整,社员也更多的拥有了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明确的工作学习目标。
三、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创作提供源泉,为校园生活增添亮色。07年7月,社员参加校高中研究性学习,牯牛降考察,并组织征文;9月,在校广播站开展了每周一期的《古言书斋》栏目,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诗词鉴赏的良好视听平台;10月,安庆书法协会主席为广大文学社成员开展了书法讲座;11月,文学社在高中部举行暨古诗词朗诵比赛;开会安排采访活动,对11月进行的高一高二年级拔河比赛和高二篮球比赛的队员进行采访和现场精彩镜头特写, 12月,对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进行采风,佳作送至广播站播诵;
四、培养中坚力量,补充新鲜生力军。
文学社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学期创作任务,创造良好的文学文化生活氛围,逐步培养了以高二年级邵成、华晨怡、王彦、何珊珊等文学社中坚力量,并通过每年在新生中的选拔,及时地补充新鲜生力军,为文学社的蒸蒸日上不断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