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白山“白衣仙人”的传说

标签:
长白山长白山神韵吉林文化 |
长白山“白衣仙人”的传说
在美丽圣洁的长白山,关于“白衣仙人”的传说,已经流传了几百年。近年通过查阅资料,笔者认为,传说中出没于长白山的“白衣仙人”,应该是蒙古人称谓的“查干额布根”(蒙古语:白衣寿星、白衣仙翁)。
“查干额布根”是蒙古博(萨满)的一种,身着白色长衣,因其修炼功夫颇高,年迈时,多有白色长发、长胡须特征,被蒙古人尊称为“查干额布根”。“查干额布根”是长期在“查苏图查干乌拉”(蒙古语:长白山)修炼的郭尔罗斯蒙古“博”。“博”是蒙古人信奉的“萨满”。
蒙古博骑白马,着白衣,自古有之。《蒙古秘史》,成书于1240年。《秘史》第216节记载:铁木真称汗,登基大典结束之后,亲自召见每一位有功之臣。成吉思汗对兀孙老人说:你把眼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全都毫无隐瞒地告诉了我!把心里所想的,把嘴上所念的,全都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兀孙老人有理由成为蒙古人的模范那颜,有来历的长老。蒙古部,自古就有别乞的称谓,以别乞为重。你是巴阿邻氏的长房子孙,封你为别乞,让你穿白色的衣袍,骑白色的骟马,祭祀先祖时,让你坐在众人敬重的首位,推算年月的吉凶。”
兀孙老人是巴阿邻氏的长户子孙,是一位拥有“别乞”(部族的长老、元老)称谓的萨满教主。突厥语“兀孙”具有“长寿”之意,蒙古语“兀孙”具有“水”之意。蒙古人尚白。白色为诸色之首,寓意着圣洁、吉祥,也是天地之初的色彩。由此可见,成吉思汗时期,萨满骑白马、着白衣,是可汗赐予萨满教主的特殊权力。
1195年,游牧在大兴安岭一带的郭尔罗斯部落,在其首领纳仁汗的率领下,沿嫩江迁徙至松嫩两江交汇处的松嫩平原驻牧。其部众分散于两江流域和更广阔的草原地带游牧,军帐设立在今宁江区伯都讷台地。按照蒙古人的信仰,每个蒙古部落都有若干个博(萨满),郭尔罗斯的博(萨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部落首领集团服务,一部分是分散于民间。当年,郭尔罗斯部众迁徙至松嫩平原后,发现此地牧草丰美葳蕤、水脉浩瀚丰沛,特别是嫩江和松花江这两条承载着万物灵气的水脉,从相反方向汇流聚合于此,又一路向北浩荡奔流,松嫩平原由此成为当地人眼中聚合风水的宝地、福地、圣地。
草是金。
水是银。
蒙古人注重水的源头,嫩江从何而来,他们非常清楚,但对松花江的渊源却知之甚小。故而,纳仁汗亲自带领骑兵和王室五位博(萨满,四男一女)一路逆江而上,开始了追寻江水源头的行程。登上长白山山顶后,众人发现山上白雪皑皑,森林繁茂,泉眼密布,汇聚成河,流向西北,自此,方知松花江乃是长白山上的泉水聚合流淌而形成的。于是,纳仁汗带领随从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祭祀山神的仪式:摆上九种贡品,行九九礼,祭拜长生天,感谢山神为草原赐予的河流,称长白山为“查苏图查干乌拉”(蒙古语:长白山),并尊称其为“宝格达乌拉”(蒙古语:神山、圣山)。祭祀结束后,留下五位蒙古博(萨满)中的一位年长的“查干额布根”博和几位侍从,在山中潜心修炼、祭祀山神,并招募郭尔罗斯及科尔沁地区徒弟传法。从此,代代相传,祈祷祭拜神山圣水,护佑草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把白色视为圣洁之色。长白山是高山寒地,终年银装素裹,蒙古博视其为洁净神圣。源于承继先祖的颜色崇尚和传统御寒等原因,驻守在长白山的蒙古“查干额布根”博都穿白色羊皮长衣,其色同圣山雪色一样纯净。蒙古博的白色长须长发,还有白色长衣和雪山颜色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雪山的圣洁和蒙古博的神秘。郭尔罗斯蒙古博是从蒙古高原而来,蒙古高原的严寒冬季要比长白山还要寒冷,蒙古博具有在寒冷的高原雪山生存的能力。所以,其他民族看见蒙古博后称其为“白衣仙人”。
蒙古博“查干额布根”就是传说中的长白山“白衣仙人”一说,在郭尔罗斯萨满史上早有记载。考证如下:
一、郭尔罗斯蒙古博的每一首祭词中,都有体现,如:长白山神灵、在长白山修炼的蒙古博先祖神灵、长生天的使者、蒙古“博”的先祖浩布克泰阿布等词句。
二、至今,前郭尔罗斯查干花草原上每年祭祀敖包或祭天祭火时,还有一部分是身披羊皮或白绒毛长衣的蒙古“查干额布根”博(萨满)参加祭祀。
三、郭尔罗斯著名的蒙古博--敖特根博(萨满),就是在长白山上蒙古博“白衣仙人”--浩布克泰阿布手下修炼后回到查干花草原行博的通天巫,其道术非凡,在整个科尔沁地区都具有非凡的影响,郭尔罗斯也因其成为科尔沁地区蒙古博(萨满)聚会传法的中心。
四、在前郭尔罗斯《蒙古博祝赞词》中,有一首专门叙述“白衣仙人”的祝赞词:
白老神翁威名扬
神鹿坐骑神手杖
手握神鼓镇妖魔
恩赐善人福禄长
……
这首祝赞词表明,白衣仙人是蒙古人信奉的一种神灵,属于蒙古博(萨满)神灵的一种。在另一首敖包祭辞中,也有这样的描述:
以圣德的长生天神为尊
祭拜郭尔罗斯草原诸神
在终年积雪的长白山顶
汇聚着山水敖包的神灵
五、在前郭尔罗斯查干额布根博祝词中有这样一段:
高高的长白山顶
洪格尔神树旁边
查干寿星额布根
速速降临在人间
无论是在寺庙里
无论是在长白山
鼓声传到的时候
速速来到供桌前
……
另外,著名蒙古学大家博·少布的文章,也提到蒙古人信奉的一种萨满神灵,就是“白衣仙翁”。
到了清代,王宫中就不再设有专职的博,而由藏传佛教取而代之。但在东部蒙古族地区民众中,还有大量的博在行博。这个阶段,蒙古博又具备了白博、黑博的区分。黑博和佛教绝对相悖,而白博逐渐把佛教部分教义融合在萨满教中。所以,白博的萨满思想中含有一定的佛教法理,蒙古博中的“烈青”就是典型的佛教化的蒙古博。
八百多年来,在郭尔罗斯草原和科尔沁大部分地区,蒙古博“天人合一”的教义,一直广泛的影响着这片草原。直到今天,郭尔罗斯草原还有近三十几个蒙古博,其中,还有少量的“查干额布根”(白衣寿星),每年的祭天、祭火、祭湖、祭敖包等祭祀活动,大多由这些蒙古博主祭,其神秘的祭祀仪式,仍然保留着纯正的、具有远古萨满教的浓郁气息。
阿汝汗作于2011-2-23
http://s9/middle/73b9e563h9e0845d9a008&690
http://s16/middle/73b9e563h9e084858458f&690
http://s13/middle/73b9e563h9e082b4900dc&690
http://s5/middle/73b9e563h9e082f8bc924&690
http://s3/middle/73b9e563h9e009506eb72&690
http://s4/middle/73b9e563h9e0095fb7803&690
http://s1/middle/73b9e563h9e00971187c0&690
http://s10/middle/73b9e563h9e0097c40ad9&690
http://s10/middle/73b9e563h9e0098bb9e9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