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

标签:
教育 |
分类: 马的基础知识 |
1、胃的消化与吸收
(1) 胃容积小马为单胃,胃容积小,约为其消化道总容积的8.5 %
,相当于牛胃的1 /8~1 /7 (见下图)
(2)胃贲门紧缩,呕吐中枢不发达
马胃贲门括约肌发达,而呕吐中枢不发达,所以马不能呕吐。一次采食过多的饲料,易造成胃扩张,严重者有胃破裂的危险。饲喂易酵解产气的饲料,也易引发胃食滞、胃扩张、胃破裂。马的胃腺分泌、胃蠕动和排空功能发生障碍,如因饲料品质恶劣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胃肠器质性变化,造成胃弛缓和胃酸不足,或胃酸过多,影响胃的排空而使食物在胃内积滞,或因肠道阻塞、甚至马胃蝇幼虫过多寄生等,都能引起急性胃扩张。
(3)幽门通畅,排空快
马胃幽门通畅,从而使食团在胃运动和胃液作用下形成食糜后,在胃内停留时间很短。据研究,约2h可将胃内60%的食物转至十二指肠,4h后,胃内容物基本可转移到肠道部。根据马胃的消化与吸收特点,饲喂马时一次喂量不应超过胃容积的2/3,且喂饲间隔不宜过长。因此,马适于定时定量,少喂勤添的饲养原则。同时,要注意选择疏松、易消化、便于转移、不致在胃内形成教块的饲料,如燕麦、麸皮等精料与切短的饲草拌匀喂给,有利于马咀嚼消化和转移,减少消化道疾病。
(1)肠道长,容积大
马的肠道较长,相对容积大,比牛的大约1倍(下图)。是马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成年轻型马的肠道大约长33m.IJ、肠容积小,仅占消化道 总容积的30%.但马消化吸收的60%-70%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在小肠中完成的。马因培育方式不同,肠道的长度也不同。放牧的蒙古马和舍饲的东北本地马(原属蒙古马系统)相比,肠的长度,前者比后者约长3m。
http://www.chinahorse.org/manager/uploadfiles/2011421174713155.jpg
(2)大肠容积大马的大肠容积大,其中位于消化道的中下部的盲肠容量达30余升,是马的重要消化器官,其功能与反刍动物的瘤胃(位于消化道上段,下接小肠)相似,素有"发酵罐"之称。食糜中易消化的物质,被小肠消化吸收,未被消化的物质,特别是纤维素送入大肠。马盲肠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便于分解粗纤维.由盲肠消化吸收的粗纤维,可占食物总纤维量的1/2。经盲肠和大结肠的消化吸收后,剩余残渣,最后形成粪球,排出体外。马消化道尤其是盲肠中微生物区系的活力较反鱼动物弱,被微生物合成的养分吸收率比牛低。
马肠道直径的大小极不均匀,如盲肠的胃状膨大部和大结肠相当粗大,可达30cm;但小肠、小结肠内径却只有5-6cm.尤其是在一些肠道人口部(如盲结口、回盲口、结肠起始部)更细,在喂养失宜和饲料骤变、劳役过重、缺水以及气候突变等情况下,容易形成秘结,造成便秘。因此喂马必须根据肠道的解剖和消化等特点,正确地饲养管理,以减少消化器官病的发生。
马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分泌大量消化液。一天分泌量在70-80L。为了增强马的消化能力,给予充足饮水、分泌足够的消化液和维持正常水代谢是很必要的。消化液分泌量除与饲料种类及其品质有关外,日粮中含有一定盐分也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因此,日粮中如含有适量的食盐,既能满足盐代谢的需要,又可增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饲料通过消化道的速度,马比反刍动物要快些。其排出速度,一般喂后24h排出10%,36h排出50%,65h排出75%,72h可全部排出。
2、肠道的消化与吸收
前一篇:马匹采食与饮水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