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蜀玉器
古蜀玉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30
  • 关注人气: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山奇石吐云烟(39)

(2015-12-13 08:18:19)


                                  朱 

 大理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瑞士。雄伟神奇的点苍山,风光绮丽的洱海,崇圣神寺三塔使人流连忘返,给人以永久美好的回忆。
    那是411日早晨,我们谈论着清朝康熙李孔惠《点苍石》诗中席荐平泉聊醒酒,屏障高座漫娱宾的意境,明代张佳胤赞美大理石指掌居然海岳图,真形不数丹青笔的含义,以及郭沫若的苍山蕴风月,奇石吐云烟用字遣字的精练,从大理白族自治州出发,沿滇藏公路驱车13公里,前往大理古城。

车上,大理报的老袁讲起大理市名的来历。唐朝初年,洱海地区有6个大部落,称为六诏其中之一的南诏先后征服其他5诏,公元738年建立崛起于云贵高原南诏王国,902年亡于权臣郑买嗣后的30年间,洱海地区3个王朝仓促更替。在分崩离析的历史背景下段思平夺取政权后,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实行新政,推行礼治,取国号为大理同义,大理大治意。从此,大理一词,便成为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地名。1253年,元宪宗命忽必烈率兵入云南,擒段兴智自公元937段思平称王至段兴智,凡22主,370大理国灭至此,唐宋两朝500余年都无力改变云南分裂割据局面,元朝一举兵统一。

车到大理古城,一条石头铺就的街道旁,一堵石头砌成的墙边,密密麻麻地摆着彩花屏、雕花画屏、石桌、石凳、酒杯、台灯、盆景。大伙儿不约而同地拥上前去,争相观看这些大理石制品上的天生花纹。有的像奇峰飞瀑,有的似雪霁初晴,有的如枫桥夜泊,有的若柳荫垂钓。几乎每个摊位都有精品,块块皆奇,笔笔灵异,云皆能活,水如有声。更妙的是,每件大理石制品都题有“鸡声茅店月”、“云深不知处”、“独钓寒江雪”、“万里照关山”、“杜鹃啼破点苍春”等诗句。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一个烟缸端详。卖主是个白族姑娘,头顶盘着辫子,用绣花毛巾包头,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她告诉,这是灰云石做成的,上面的天然石纹,似淡笔涂抹,云烟袅袅。转过身,拿着一对健身球说,这是用苍山汉白玉制成的,内含闪光晶体,洁白娟秀,熠熠生辉,给人一种一尘不染,恬静肃穆的感觉。如北京的天坛印度的泰姬陵古希腊的维纳斯雕像,都是用大理石家族中的汉白玉雕制而成的。我暗暗称赞姑娘口齿伶俐

 

老袁说唐代贞观年间,白族人就开采大理石。因石出自点苍山而名“点苍山”因有“凉生 腑间”的质感而称为“醒酒石”因有“凤凰玉女点石”的传说而被叫做“凤凰石”民间用于柱础故称“础石”。大理国建立之后,统称“大理石”。“其实,水墨花石才是大理石中的佼佼者。它的花纹酷似中国彩墨山水画,极富韵味。

 随即他从口袋里拿出资料分发给我细看介绍,水墨花大理石,是彩花大理石中最名贵的品种。主要产于大理苍山的兰峰,矿带狭窄,资源稀少,开采十分艰难。水墨花大理石之所以名贵,是其以黑白两个极色为基调,素雅脱俗,其天然画面的意境,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极为神似在表现形式上,水墨画的浓淡干湿、虚实疏密、飞白泼黑等墨色技法以及以小观大、尺幅千里的构图和透视方式,都与水墨花大理石不谋而合。许多天然墨痕笔锋,均为神来之笔,其厚高古的格调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唐代南诏杨奇鲲在《岩嵌绿玉》的诗写道:“天孙昔谪下天绿,雾鬓风鬟依草木。一朝骑凤上丹霄,翠翘花钿留空谷。”用织女被贬下凡,留下翠翘花钿的丰富想象,来比喻水墨花大理石的瑰丽珍奇。    

水墨花大理石的花纹,叫“坎”其类别有“粗坎”、“细坎”和“淡坎”、“艳坎”之分。 它的云纹千变万化:有的似青云直上,有的象乱云飞渡,有的如乌云翻滚,有的若浮云漫天。它的水纹变幻无穷有的象波涛汹涌,有的似烟波浩渺,有的若波光粼绚,有的如幽涧山泉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地理学家徐霞客得知大理清真寺有座碑屏,其上镶有图案为“有梅一株,倒撇垂跌间。石色黯淡,而枝痕飞白,虽无花而有笔意”的古旧大理石。便特意前去观看。但见,“殿前槛陛窗棂之下,俱以苍山石代板,如列画满堂,俱新制,而独不得所谓古梅之石。”为此,他深感遗憾。第二天早晨,他叫同行的仆人和寺僧先行,自己则再次到清真寺,终于如愿以赏。挥笔下:“一方为远山扩水之势,其波流潆折,极变化之妙,有半舟庋尾烟汀涧”“另一方为高峰叠嶂之观,其氤氲浅深,各臻神化”之句。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北京天坛祈年殿,云南官吏献给朝廷的贡品,是镶嵌在地面中心的那块直径一米圆形彩花大理石。表面的墨绿色花纹颇像行龙飞凤龙纹色深,角、须、爪、尾俱全;凤纹色浅,嘴、眼、羽毛隐略可辨,粗俱凤形,誉为“龙凤呈祥石”。清光绪十五年(1884年)祈年殿遭到雷火焚毁,此石虽局部受损,但幸存,历经500余年依然龙飞凤舞,栩栩如生

    明代杨升庵大理石情有独钟,笔下的《题梁生霄正苍山奇石屏歌》写道:“苍山嵯峨十九峰,暮霭朝岚如白虹。南中诗人有奇句,天将玉带封山公。赋形比物亦何似,昔闻今见将无同。何年巧匠斫山骨,缩入君家石屏中 恍如黄鹤楼前晴川芳草景,历历又若藤王阁上长天秋水烟蒙蒙。海岳研山何足贵,坡仙雪浪难争雄。我言非夸君不见,去年曾献明光宫。
    清朝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昆明翠湖展览画意为狂浪怒激雪花白,轩然大波矾上飞的大理石,一时轰动春城。清朝皇家收藏于承德避暑山庄的樵岭寒云秋岚初霁暗恋翠霜丹嶂苍崖等挂屏,均是一副副天然山水画。《红楼梦》第92回描写冯紫英送给贾政一件用紫檀木雕刻,命名为汉宫春晓的围屏,中间镶嵌的正是一种用硝子石的名贵大理石。有评论:大理石中的精品,与人工绘画艺术相比较,可谓过之而无不及,其艺术风格,往往与不同画派不谋而合。且题材广泛,变幻莫测,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如同徐霞客所言:“块块皆奇,俱绝妙着色山水,危峰断壑,飞瀑随云,雪崖映水,层叠近之,笔笔灵异,云皆能活,水如有声……

老袁指着摊上的山水台屏讲解道,呈墨绿色的大理石为春花,呈红、黄色的为秋花杂花石其图案多秋天的景色而得名。由于它色彩富于变化,又有乳黄、鸡血、玛瑙、珊瑚等不同种类之分。或五彩分呈,如彩霞祥云;或云山一抹,如夕阳余晖;或似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或象浮岚暖翠,紫气氤氲。我拿起一个龟形砚台,它绿身为底,紫背为盖,昂首探爪,虽静欲动。紧挨着的是一个葫芦砚,葫芦的大肚为墨塘,小肚为水池,边覆蔓叶,青翠欲滴上面像爬着蝴蝶、小虫,似鸣如舞,欢乐之情毕露。据说,有的能工巧匠还利用彩花石的天然色彩,制成晓色画屏、苍山春雪、云横玉带、凤眼生辉等苍山八景的大理石工艺品。摆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那座直径两米的屏风,就取材于一块纹路奇妙,酷似苍山云烟的彩花石。

    接着,老袁介绍把玩大理石的要义,看色、形、神、韵。简而言之为:色彩斑斓,色调浓深;形象逼真,主题突出;神态生动,意境传神;韵律协调,纹彩有度。好啊!我们同声喝彩,按着他的指点,细细品味,开始选购大理石工艺品。

    据说,中国山水画中所体现的精、气、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画家的艺术修养,而水墨花大理石源于自然,是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再现。它所体现的精、气、神则超于中国山水画之上,是大自然亿万年自然作用的结晶,形、神、韵更佳,更具艺术魅力,诗情画意。徐霞客对大理石有独到的见解:块块皆奇,俱绝妙着色山水,危峰断壑,飞瀑随云,雪崖映水,层叠远近。笔笔灵异,云能皆活,山如有声,不特五色灿烂而已。他还称赞道:“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 是的,大理石不加人工点染,自然形成气象万千的山峦云水、人物、鸟兽。天然生成的色彩、层次构图,以及画面所表现出的气势、风格,都是任何画家所难以比拟的。  

    所以, 明代文人李元阳《露树石屏七尺》诗中说丹青为骨白如肌,压倒人间老画师。韦偃嶝中桥断处,平泉墅里酒醒时。胡床椅玉炎蒸薄,繁几移琴韵格奇。借问子云萧字壁,可能风雨不离坡。

 清代周尚赤在《大理石赋》中赞:“今之所产,色备五彩,色如云水,红绿明透,铜墨灼灼。备四代之画法,万色烂斑,无不毕肖”。
    民国张轮远在《万石斋大理石谱》一书中道:此石色备五彩,气如云水。阮云台赞为较吴装法更浑脱天成,非笔墨所能,乃造物所成者也。”大理石系天然艺术之一。胜景名山,风云变幻,非亲历其境界不能领略。乃石画之精者,竟能缩之于方寸尺幅之内,有时为画师与摄影所不能及。天地造化之奇,至此极矣!其影响所及,癖石之士固无论矣,即无石癖者,偶一观之,亦令人生无限美感,无穷雅趣。不特可供卧游,且可作美术展览。愚以为诗画家,当以之为师,艺术家应以之为范,其他学术家亦可藉之以焕发精神,开拓心胸,增加智力,辅助发明,幸勿等闲视之也”。

大理点苍山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资源,象一座天然的艺术宝库,千百年来,人们从中发掘出许多珍品,不少已列为“国宝”加以保护。正如古人云:“古今诸画家,各自具神理,染烟复染云,画雪亦画水,至于日月情能画者罕矣!惟此点苍石,画工不得比。”清代林则徐偶然见大理,拍案叫绝:“欲尽废宋元之画”了
     炎天夏日雪不融的苍山十九峰,总长50多公里,几乎峰峰都有大理石。当地百姓开采大理石,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海拔2,500米的深山陡崖,山石嶙峋,蓬莽剪径,坡陡路窄,难似蜀道。工匠们鸭行鹅步,进山采石。每当采到大件石料,就要几人抬,另外几人下山时用长绳拴住石料朝后拉,上坡时用劲往前拖,费尽力气,运回家中。

    新纂云南通志》记载:“大理石制作处,一片叮当,凿石之声不绝于耳,计营是业者,凡三十余家,门户相对,栉比而居,石由山上采来,就地作物,作成雏形,次加雕琢,再磨光,以是步工作最为艰繁,而需时亦多,及至磨光后,再涂上黄蜡,于是光洁泽润,文采毕现矣。” 清人黄元治诗曰:“人多爱此琢为屏,细观不是石之灵,匠工十指淋漓血,血浸石膏成丹青。”历代采石工人在悬崖峭壁上开采,在崎岖的山道上运输。“攻山取石,土崩压死不可胜计”,“积尸道”,“十夫服役九夫死”。这些文字,真实地记载了石工们的命运。
    根据化验测定,大理石是变质岩的一种。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古海洋动物、藻类和细砂混合而成。随着海陆变迁和地壳运动,含各种金属元素的岩浆浸入岩块,形成五光十色的大理石:浸入铅,呈蓝、绿色花纹;浸入铁,呈灰、黑色花纹;浸入铜,呈红色花纹。现在,当地政府和民营企业大量投资开发大理石,修起矿山公路,矿场80%以上的工序实现机械化。毛坯加工采用桥式自动液压机、圆盘磨石机等设备一块块大理石,经过切割打磨,呈现出天然图画,形成妙不可言的境界。石好屏也好,屏以石生色。天然大理石画多以高档红木、紫檀、黄花梨、楠木等质地坚硬,花纹美丽,气味溢香的木材,制成框、底座、花架、花托。

    大理每年都有近3万平方米的大理石板料,十几万件大大小小的工艺品源源不断地流向各地宾馆、高楼、公园,以及东南亚、日本、美国、挪威天生丽质的大理石能够缩短时间和空间距离,获得人们共同的喜爱和赞美。它美化过大理南诏国的宫廷御园,目睹过元朝忽必烈金戈铁马统一山河迎接远涉东洋的先机法师缔结中日人民的友谊保护清水长流的蝴蝶连须勾足的缤纷蝴蝶。大理石美在天然,美在毫无人工雕琢,美在难以企及的奇秀,大理石的美,是一首首无言的长

                  

                                              1987年6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理赏花(4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