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访成都昭觉寺》

(2019-06-12 17:57:28)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心片语

《重访成都昭觉寺》

             ——2019.6.12.


 


 

成都昭觉寺在成都城区的北门外,原为宅地,唐代改建为寺院。历史上虽然屡次毁于动乱,但数度重建中兴。高僧辈出,声名远扬,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有“西川第一禅林”之称。

宋代圆悟克勤禅师两度住持昭觉寺,圆寂于此,至今墓塚尚存寺外虎狼之地。

“明蜀献王又拓之,周围墙垣缭绕七百余丈,绀殿绮云,金身撑汉,以致藏阁僧廊,诸天佛祖,莫不宏丽俱备。”(李畋《重修昭觉寺记》)。

清康熙二年,破山大和尚的首座弟子,善诗书画的著名高僧丈雪法师在他乡传法多年后回到成都,见昭觉寺遭兵燹后一派荒凉,于是发心重建。历时十余年,奠定今日昭觉寺之规模。故丈雪法师为昭觉寺清代中兴后的第一代方丈。

今日前去拜谒丈雪祖师墓,大门紧锁,无人值守。我斗胆从门缝里张望了一会儿,只见封土巍然,满园荒草蔚然,不禁心头凄然。若有机缘,我愿到此为丈雪祖师守墓。


 

康熙十二年,一生追随丈雪法师的弟子佛冤纲禅师奉师命担任方丈,是为昭觉寺清代中兴后的第二代方丈。佛冤纲禅师在弘扬临济宗风的同时继续扩建昭觉寺。佛冤纲禅师还曾受清朝派遣,在松潘等藏区传法近6年,深受藏族同胞的尊敬。

康熙四十一年,佛冤纲禅师派弟子去松潘迎请藏族僧人格西竹峰入主昭觉寺,竹峰成为中兴后的第三代方丈。昭觉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法脉即源于此,后世深受影响,世人赞誉昭觉寺为“显密圆融”。直至今日,常有藏传佛教僧人往来昭觉寺,挂单修法。

乾隆三十七年,昭觉寺清代中兴后第六代方丈道魁了元禅师升座。道魁了元禅师开辟了昭觉寺禅净双修之道风,兴盛时常住修学僧人超过500人。道魁了元禅师在圆寂前留下一偈:“树包碑,檐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坊间有传闻,因为契合道魁了元禅师的预言偈,昭觉寺第十七代方丈清定上师的前世就是道魁祖师。

离丈雪祖师墓不远的地方,有昭觉寺中兴后第五代方丈守仁祖师和第六代方丈道魁祖师的合葬墓。墓园前是一块绿地。守墓的刘居士非常健谈,她告诉我们,初一和十五,这个地方的香火旺盛得很。


 


 

早在1983年,昭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但到现在,昭觉寺还是成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概是因为现在的昭觉寺主要建筑都是1984年以后重建的。

昭觉寺中午的斋饭色香味形俱佳,同行的朋友说有点小贵。但我觉得值。

昭觉寺斋堂的麻婆豆腐


昭觉寺斋堂的麻婆豆腐

昭觉寺停车场窗台上供奉的戴草帽的财神


昭觉寺停车场窗台上供奉的戴草帽的财神

羊子山古蜀祭坛遗址


羊子山古蜀祭坛遗址

下午重访羊子山古蜀祭坛遗址,遗址仅余荒丘,杂草乱树,夕阳残照。四周高楼林立,漠然围观着这个古蜀王国的国家祭坛。

随着城市功能的变革和交通方式的变化,成都本门外这片区域的门户功能已经弱化,但成都北门外的川陕路从五丁开山后,历来都是四川通往中原的大道,这里还有汉代的驷马桥、后蜀的和陵。。。。。。

我很欣赏和喜欢朋友提炼出来的成都北门外这片区域的主题词:“蜀门蜀路,夙缘夙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