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吴秀波解读《请你原谅我》中的《心经》合集

(2012-06-15 11:51:40)
标签:

吴秀波

请你原谅我

心经

杂谈

分类: 思想
  • 《请你原谅我》中的心经

 

  • 《请你原谅我》吴秀波解读《心经》

    “我到拍这个戏的时候,我一开始不喜欢徐兵的剧本,徐兵最后的结局其实他没有真正和何佳在一起,就是说,他到最后也不明白。我记得最早的结局是落在陆秦生的坟边,而徐天看到梅果从远处走过来,就是他直到那一刻还在恍惚着我究竟该和谁在一起,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方向感的戏剧。然后那个时候我就想,我需要最终完善一个对于这个角色的一个交代。

    然后那个时候我就说,我听过一段心经,但是我一直不知道它的意思,这是真事,这件真事也发生在我和海清之间,然后海清说你不知道它的意思?我说我不知道,然后海清告诉我说: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走过所有的路到彼岸去,彼岸是光明的世界。

   那是我二十年来第一次听到我经常在默诵这的一段东西居然真的有意思,而那个意思就那么简单,其实我这场戏演得不如我自己在生活中好,我第一次在生活中听到这个解释的时候我泪流不止,整个人泣不成声,就是那种,你看了几年,十年,甚至于几十年你都漠视着它的答案的东西,突然间用那么一句简单的话告诉你,只需要回回头,只需要简单的看自己一眼就能知道的一个答案,其实就离得这么近,那个时候给我的震撼是:我才知道什么叫做不惑。所以这个戏剧最终的结局我们把它放在了舞台上,我们是戏子,我们是演戏的人,好多人也说,人生就像一场戏。当徐夭和何佳在舞台上的时候,他们不再纠结心经的来源,不再纠结曾经情感的对错,在那划着旱船,唱着采红菱,在说着你说我刚才像林冲,说我现在像雷震子,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无数从观望的角度看去如此之不成功和悖论的一个人,他却那么斩钉截铁和快乐的活在当下。我觉得那是最大的修为和方向感,这是这个戏应有的结局,我相信有一夭编剧徐兵也会看到这个。”


 

  • 吴秀波:片名是缘分定的对《心经》的理解

  

吴秀波:片名是缘分定的 对《心经》的理解

   提到《请你原谅我》,秀波觉得这个名字是缘分定的,开始大家在一起想了很多,最终确定这个,这个名字里有你,有我,有爱,有尊重,有乞求原谅,所有的爱情戏其实无外乎都是这些元素,所叫什么反而变得不重要了。对于《心经》的翻译,秀波多次强调他不想放大它的宗教意义。用很简单的心态去理解,说的简单的一点,它是供我们娱乐,说的深奥一点,它供我们自省,没有任何分别。

    主持人:他和何佳在他进监狱之前有一段《心经》的对话,我在看的时候也特别感动,但是恰似这样的一幕也发生在生活中你和海清之间,是不是?甚至你说过,当你在生活中第一次听到海清关于《心经》的解释的时候,那种的震撼度要比戏里面演的更强烈一些。

  吴秀波:首先,我不是一个宗教主义者,我们并不去过多地夸大某一句话的感召力或者我们臆想的能量,我们只说一件简单的事,《心经》可能只是几句话,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人的名字、一段情感,在生活中我们面对的所有人,面对的妻子,面对丈夫,面对母亲,面对父亲,面对孩子,其实我们除了他与我们建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代名词之外,我们还是不是真正站在他的立场看到了他所处的环境、他感受到的东西?你比如说,如果这个孤岛上只有你和我,站在我的心灵出发,我想到我的世界是此岸,如果我真的能站到你的心灵出发,看到你的世界那就是彼岸。

 

  主持人:所以有此岸即彼此这种感觉,参照物不同。

  吴秀波:我觉得首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人对自我的尊重,你不想的特复杂。

 

  主持人:彼岸是光明的世界,有的时候你觉得这种光明的世界是可以用场景能描绘出来的吗?还是它只有自己能感悟出来?

  吴秀波我觉得光明也是一个假名,我们说光明与黑暗,其实没有这种参照和对比,光明就是好的、黑暗就是不好的。我以为,在戏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追求着自己的幸福,追求着自己自由的方向,但是如何能得到这种幸福?如何能真正地得到自由?还是真真正正地认真地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情感,我觉得他最终才能够苦尽甘来吧。

 

  主持人:所以,看似徐天身边有三个女人,她们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其实是一个女人,因为每一个女人都很多面的。你也说过,跟哪一个女人过可能都可以过一生,但是还是要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吴秀波首先我们演戏不是在上一堂人生大课,我们演戏最终的目的和最初的目的其实都是让观众在闲暇之余,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操劳的头脑得以休息。我们总在说xxx是商业剧,xxx是艺术片。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商业剧是可以让人忘了道理的或者是忘的自我反观的,艺术片是可以让人可以想起自我或者可以完善自我反观的。其实我觉得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讲了一个好故事。《请你原谅我》,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比较简单地告诉观众,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确实发生在我们曾经经历过年代的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故事的情感方向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在现今这个年代我们依旧能够看得到。我觉得就和全世界的人从来没有在同一分同一秒和另外一个人站在同一个地方用同一个眼睛看见一个月亮一样。所以,看戏也一样,每个人看到的戏不同,有的人看到的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有的人看到的是一个悲剧故事,有的人看到的是喜剧故事,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看见了自己的爱人。我觉得演员那个时候只要站在角色的立场上,把角色的故事演绎好了,至于观众感受到了什么,那就不知道了。

 

  主持人:就像《心经》一样,按理说《心经》应该是不翻的,但是每个人的理解、每个人的感悟都是不懂的。

  吴秀波:是。

 

  主持人:还有就是片名《请你原谅我》,我当时在想,这应该是徐天对三个女孩说的,还是谁对谁说的?这个片名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没有什么具化的东西。

  吴秀波片名其实是缘分定的吧,片名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连演员到主创、剧组,大概想了二三十个。

 

  主持人:你起了一个“一网捞不到鱼”,是吗?(笑)

  吴秀波:叫什么的都有,有叫“彼岸”的,有叫“水围城”的,反正叫了很多个名字。最终,制片方选择了这个名字,中间制片方也犹豫过,也想换,但是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没换了,最终叫了这个名字。其实现在想想,这个名字里有你,有我,有爱,有尊重,有乞求原谅,那么所有的爱情戏其实无外乎都是这些元素,我觉得叫什么反而变得不重要了。

 

  主持人:虽然你也说过,我们未必为一个语录真正地支撑着走下来,但是每个人还是有一个精神支撑的,是不是?

  吴秀波我不想刻意放大某一种宗教主义的符号,我选择这句话和我表演这句话,我是抱着极其尊重和合理的心情,接受它并表达它。但是文字无分,人与人的信仰立场也没有分别,任何一个字,它是英文写的,还是中文写的,它写成蓝的,还是写成黄的,它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没有太大的分别。我刚才说了,这个戏里不管是一句经文,还是一句求爱的话,,还是一个数字,还是一句对白,还是编剧编造的台词,其实我们说的简单的一点,它是供我们娱乐,说的深奥一点,它供我们自省,没有任何分别。

 

  主持人:但是说到支撑,因为从我们自身感受来说,人真是有一个信念的,比如说两天没睡觉了,明天又一天的工作,你当下的状态可能和以往还会有不同的,当下这一段时间很多人也问过你相比之前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工作是一种什么状态?比如现在是享受这个工作的状态,可能这样也是一种信念吧?

  吴秀波:如果我们特别科学地分析变化就是我们每天都会老,现在你觉得我出名也好,没出名也好,可能我的心态比我年轻的时候每分钟要略快一些,证明心脏的能力在下降,我的体重要比原来重一些,证明我的骨骼发育要比原来缓慢,几乎停止了,不再发育了。剩下的呼吸和眼睛所看见的没有任何分别,有分别的都是念头,比如家里有多少钱!(笑)其实你今天困也好,不困也好,我觉得有一种东西是可以选择的,就是态度,人能做决定的就是态度。我今天困了,我和江月聊着聊着把这个杯子摔了,还是困到我们聊着聊着开心的笑了,我觉得我选择聊着聊着笑呗。

 

  主持人:对。所以,这也是一种享受工作的状态。

  吴秀波:是尽量地让自己平安。

 

  • 吴秀波自曝曾因一段心经感动痛哭

吴秀波亲自设计剧中造型:卷发代表人物内心的柔软

自曝曾因一段心经感动痛哭

  主持人Ceci:这部戏当中秀波徐天的造型是自己设计的吗?

  吴秀波:恩。

 

  主持人Ceci: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形象?

  吴秀波:因为我一开始的时候,我不喜欢这个戏的年代感,我不相信这个戏的年代感,也不相信任何一部戏剧能够准确地回归到某一个年代,简单地说播放的时间就不一样,人就不一样,怎么可能有确定的年代感,所以我们所说的年代感就是一个假名,70年代末的时候,根本没有人能烫头,徐天这个人物出来头就烫了,因为这个人从一开始我觉得在强硬外表下的柔软,我不能让他的头发是直的,我要让他柔软。这个人物,我喜欢他是因为他把柔软坚持到了最后,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不能把柔软和举棋不定坚持到最后。当时我看到剧本,徐天就是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呆在哪儿合适。但是很多人自以为是,或者找到机会选择方向,其实他也不明白。徐天这个人一直坚持举棋不定,一直坚持着柔软,一直坚持到最后,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方向,他才做选择,这是徐天最大的坚强,这是我最喜欢这个男子身上的特质。

 

  主持人Ceci:跟你本人有相似之处吗?

  吴秀波:我没他那么强大,但是有过同感。就是说这戏里有一件事是真实的,因为我实在没有其他的力量来完善这个戏剧的全部方向感。最终我需要这个人确定他的信仰和方向的时候,我找到小时候听过一段心经,然后用在最后的戏剧桥段上,让海清把这场戏写下来,她说你不知道这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以为心经是咒语。这段心经从我能背诵开始到现在,22年,我不知道它什么意思。就跟有很多人的说到什么不吉利的话拍木头。从小被40多岁的男人蒙骗,说没事念这个,失恋也念,考试也念,有什么事念。她问我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我说不知道,她就跟我戏里一样,给我讲了这个心经的意思。当时的吴秀波比徐天哭得厉害极了。

 

  主持人Ceci:是因为带着那个角色。

  吴秀波:不,我听完了,泪流不止,这种泪流不止,说得简单点,不要说得太复杂,不要说得太过宗教主义,你常常依赖某一句特定言语,词汇、符号,来躲避恐惧,找到依赖和做生活中支撑的东西,你不知道它有真实的含义在里面。我们说的就这么简单,我们常常在叫一个人的名义,比如说我们常常叫海清,海清,海清,你从来没有想过海清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海清是一个母亲的孩子,你只是想朋友,你借我点钱,或者天天叫妈,爸,从来没有想过妈妈是怎么长大的,妈妈经历了多少,爸爸经历了多少。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尊重生活中所有感受到的信息和每一个文字符号,认真地去看待它,知道它的意思,明白的时候,那其实是生活当下的顿悟。所以那场戏,那不是我能演出来的,如果没有那段心经,我演不到。

 

  主持人Ceci:当时海清你给他心经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们是面对面交流,还是通过电话?

  海清:在交流,正好谈到这块剧本。

  吴秀波:他说完这个,我需要转过头去。

  海清:他叼根烟,溜达,喝茶,琢磨,我就奋笔疾书。我现在想起来是因为我一件事,我害怕,他说我教你心经,我说我教你念一个咒,我对这个咒,我背不清楚,我也是别人告诉我,我对于它的大概这个人告诉我的中文,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我对这个熟记于心,对他的接地接地,记不清楚,一说,我知道是我的这个。

  吴秀波:比如说,我们把这一句话想成你的生命,想成你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女人,你真正知道他的含义吗,你知道读懂了她,读懂她是什么,不是,回过头往岸边看一眼,其实是自渡的过程。如果能够通过戏剧,通过戏剧表达,通过观众对戏剧的感受,能让我们真的感受到方向性,那就是天大的福分。

 

  主持人Ceci:可是当下他哭成那样了,你看他的时候,是带着徐天的角色还是吴秀波哭了,当时是什么感觉?

  海清:他反正就很激动,我就边上看着他。

 

  主持人Ceci:要安慰一下吗?

  海清:没敢说话。他自己后来说,他跟我说了这个,我就赶紧给记下来了。然后在演的时候他也依然,这句话有神奇的力量。

  吴秀波:而且太多的观众看到那场会感动,其实我想情感的原因一定有,戏剧的力量,情节的力量一定有,它的铺垫一定有,那是景象。但那句话的力量一定有,那是感悟。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p/1273980450

视频地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222YPVmvq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cRu36P8hLU/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aKe-F0CoFw/

—————————————————————————————————————————————————波蜜解读《心经》

秀波,为何这句话让你泣不成声?http://tieba.baidu.com/p/1344115677

吴秀波解读《请你原谅我》心经和结局http://tieba.baidu.com/p/12739804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