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眼NGC7293(初拍)

标签:
ngc7293上帝之眼 |
分类: 天文 |
這是初次見到的上帝之眼(NGC7293),為天文类系列紀錄片《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宇宙:时空之旅)封面。
只見浩瀚無垠的太空中有一隻巨大的眼睛凝視著芸芸眾生,著實令人震撼。後來獲悉這是螺旋星雲(NGC
7293)是一個位於寶瓶座的行星狀星雲,距地球約655±13
光年。它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狀星雲之一,於1824年被卡爾·路德維希·哈丁(Karl Ludwig
Harding,1765年09月29日—1834年08月31日)發現。
所謂行星狀星雲,是指類似太陽(限0.08-8倍太陽,>8倍太陽將成為超新星)的恆星在其生命演化到紅巨星時期,氣體殼層向外膨脹並被電離,形成擴大中的發射星雲。行星狀星雲這個詞在1780年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1738年11月15日—1822年08月25日)發明,後來發現這個詞語並不恰當,但依然被普遍采用。行星狀星雲相較於恆星動輒幾十億年的生命,只能存在幾萬年,因此且看且珍惜。
天文學家觀察到宇宙中行星狀星雲形狀千奇百怪,其中僅有五分之一為球形,且大部分不對稱。這個NGC7293酷似眼睛,因此又被稱為上帝之眼。
上帝之眼最佳拍攝週期是八月末,因而這次拍攝純屬嘗鮮,在有限的時間裡拍了Hα和Oiii兩根通道各70分鐘。通過HOO方式後期處理,結果成了“紅眼睛”。雖然目前成片顏色並不滿意,但初戰告捷,再有晴天的話將拍攝Sii通道,這樣星雲中心將會呈現藍色,接近印象中的上帝之眼。
類似上帝之眼的深空目標,還有環狀星雲M57(NGC6720),只是由於實在太小目前暫不考慮拍攝。假設未來拍到的話,倒是可以湊成兩隻眼睛。
后一篇:M20三裂星雲與M8礁湖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