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河西走廊——莫高窟(二)

标签:
特窟三兔共耳九層樓 |
分类: 藝術 |
昨天只約到今天1100時入場門票,在提前到達且放棄已付費的觀影後,反而提前進入莫高窟。立即趕往特窟售票處,了解到堪稱國寶的45窟下午有希望!
等待參觀期間,先去九層樓對面廣場拍攝九層樓全景圖及像素合併。作為世界遺產莫高窟象征,坐西朝東的九層樓在早上的廣場拍攝為宜。
九層樓斜對面有座北宋年間所建之慈氏塔值得參觀,只是慈氏塔門洞朝西,適合在莫高窟景區關閉前去參觀。
這座容易錯過的慈氏塔,原本在對面三危山老君堂中。建於公元1000年左右,暨北宋年間。所謂慈氏,便是彌勒也,此早期單簷木塔造型在敦煌壁畫多處可見,實物僅此一例。1979年有人發現老君堂正在遭人拆除,敦煌研究院將慈氏塔搶救性異地重建進行保護。
慈氏塔其他面及天王特寫
眼前的慈氏塔,一米多高的底座是為了增加視覺效果而建。原塔剎已不存,後根據莫高窟壁畫重建。這座亦塔亦亭,集磚雕、彩繪、壁畫、泥塑於一身的小型古建小品比應縣木塔年代更久遠,值得駐足。
先參觀兩小時普窟。開頭便是昨天的29窟,換了講解員,講解側重點不同,感覺昨天就像沒來過一樣。本來想三天看三遍一模一樣的洞窟心裡有些不爽,實際體驗還好。
逛完十二個洞窟後,統計下來和昨天重複的有5個。
【莫高窟第二天】(23-24,61-62算1個)
普窟14:
29²晚唐(西夏、清重修),
23盛唐(中唐、五代重画,清重修塑像),
-24晚唐,
328²初唐(五代、西夏重修),
332²初唐(五代、元、清重修),
16晚唐(宋、清重修),
-17¹晚唐,
323¹初唐(五代、西夏、清重修),
296北周(五代、清重修),
61¹五代(元重修),
-62隋,
96²初唐(清、民国重修),
103盛唐(清重修),
148²盛唐(晚唐、西夏、清重修),
257北魏(宋重修),
259北魏(宋重修)。
特窟2:
45盛唐(中唐、五代重修),
275十六国(宋重修)。
普窟14:
29²晚唐(西夏、清重修),
23盛唐(中唐、五代重画,清重修塑像),
-24晚唐,
328²初唐(五代、西夏重修),
332²初唐(五代、元、清重修),
16晚唐(宋、清重修),
-17¹晚唐,
323¹初唐(五代、西夏、清重修),
296北周(五代、清重修),
61¹五代(元重修),
-62隋,
96²初唐(清、民国重修),
103盛唐(清重修),
148²盛唐(晚唐、西夏、清重修),
257北魏(宋重修),
259北魏(宋重修)。
特窟2:
45盛唐(中唐、五代重修),
275十六国(宋重修)。
順利買到45、275兩個特窟參觀許可,由敦煌研究院樊錦詩奶奶本家的樊老師帶隊。轉場途中無意中問了一句,最著名的“三兔共耳”藻井在哪個洞窟,是否開放?樊老師立即表示參觀完特窟,帶大家參觀最著名的407窟三兔共耳!由此終於見到了夢寐以求的圖案!(含三兔共耳圖案的洞窟有:407、305、420、406、383、397、205、144、99、139、200、237、358、468、127、145、147)
今年是兔年,去年底嘗試自製三兔共耳圖案。經英人考證,此圖案發源地便在敦煌,經絲綢之路一路向西傳播至英倫三島,故整個歐亞大陸各地均有發現。
至於45窟,有關莫高窟書籍封面大概率出現的照片就出自該洞窟,能親眼見到真乃三生有幸。之所以堪稱國寶,是因為45窟完整的保留了唐代精美的原貌: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
觀世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歷來受到廣大信眾的崇拜和信奉。中國的觀世音形象很早就開始女性化了,以至於明清以後完全變成了女性,但在此之前的觀世音形象仍具有明顯的男性特征。
45窟大勢至菩薩 | 網絡
註:45窟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區別
觀世音菩薩,在釋迦摩尼左側,抬右手,胸口瓔珞殘缺
大勢至菩薩,在釋迦摩尼右側,抬左手,胸口瓔珞完整
帶著欣賞到國寶45窟和三兔共耳407窟的喜悅,進敦煌城覓食不提。
前一篇:走進河西走廊——莫高窟(一)
后一篇:走進河西走廊——莫高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