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有匹马》: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山的那边有匹马》从故事内核上,是 泛鸡汤式的典型,它很感人,但从新意上来讲,它并非那么突出。但这部电影的好看之处就在于,导演用极其日常化的生活语言来将这个故事完美的勾勒出,到最后,即便我们能猜到影片的套路,但我们依然会被这其中的真情实感所打动,这种淳朴的感情戏在当下的电影市场是不多见的。
影片的片名看似大白话,其实还有相当有诗意的,正如这部电影中的主角之一女老师,她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浪漫化情调的人,片中她在山村教书,这种诗意和远方恰恰是当下青年最缺少的。片中有不少她闻着大自然味道的镜头,与我们如今对文艺青年的刻薄不同的是,这部电影中她的那种举动却让人感到相当自然,在这里,她的举动与她的内心达到了高度统一,也是因为如此,她才让人感到了那种真诚的力量。
女老师与自闭孩子的对手戏无疑是这部电影的重点,而串起两人沟通桥梁的就是片名里的那匹马,在影片整体节奏偏抒情缓慢的情境下,马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影片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对调剂整部电影的气氛也有着重大的意义,片里每一次马的出现总有一种颇为生机盎然的欢乐在其中,而它与自闭小孩的那种情深在很大层面也能击中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而关于感情戏的一步步推进则是整部影片里最为催人泪下的地方,在片中,无论是师生情,还是人马情,又或者人与自然的那种默契,都是影片感情充沛的地方,而在师生情的处理中,这种由外在因素推动下的情节颇有点《那山,那人,那狗》的味道,尤其女教师对于自闭儿童由不理解,到一步步尊重,再到后来的为其付出,最终让他走向了内心的开放,这个过程尽管在片中不到两小时,但在现实生活里,显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在片中,你能感受到这种心灵上沟通所带来的改变。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山的那边有匹马》不是世面上热门的题材,它甚至带有一点点老套的味道,但在如今都高举大IP之类的话题时,似乎电影的套路已经取代了曾经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电影语言与艺术,而是被票房所取代,而《山的那边有匹马》可以讲,它完全是忽略了套路,而是完全以真情实意来打动人心,从这个层面讲,它是市场上需要的类型片,同时,片中的演员的表现也相当的打动人心,那种来自原生态的表演,也在向观众展示着一个我们日常所陌生的世界,但同时我们又会被全程吸引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