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刀》:有战争,无兄弟;无兄弟,不钢刀

《钢刀》用一出热血又不失深刻的兄弟情展现出了一出战争与人性的思考,在这个故事中,没有人善始善终,可以讲,《钢刀》道出了一个特殊年代里,战争对于人性的毁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有战争,无兄弟;无兄弟,不钢刀。
影片的故事年代设置的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两兄弟在战争中走散,而最终多年后重逢,却发现两人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在大是大非与亲情人伦的面前,正义并非是一刀切那么简单,就像《钢刀》中,没有绝对意义的好人,也不存在绝对意义的坏人,但正是因为这种人性的复杂面,才会让这部电影具有了相当深刻的意义。
《钢刀》中展现战争的场景非常多,而通过借助风格化的方式,导演将其处理成一种颇为浪漫化的方式来呈现这种惨烈,那就是以黑白色调为主,然后红色为辅,这样强烈的色彩反差让人更能感受到战争对于人性的泯灭,在这里,人被划分为鲜明的立场中,也是因为如此,后面两兄弟在面对彼此立场时,才会如此的难以取舍,当然,也因为这种浪漫化的处理方式,也让影片少了血肉横飞的粗粝感,从而在画面上比较让人易于接受,从这个设定上来讲,影片还是做得相当不错。
两兄弟的感情戏走向也是影片的一大主线,同时在这里穿插了一个女性角色形象,尽管作为一部类似“双雄”类的男性题材电影,新加入的女性角色,对于影片来讲,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它不仅两个男性角色往深层次发展,同时也对整个故事的主线走向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同样,这个女性形象算是这黑白色调之中唯一的一抹红,她也代表着这个故事里最接近人性善良本质的角色,而她与两个男主角的感情纠葛让人虐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她让这两个人原本坚硬的内心有了一丝丝的柔情,这是这个角色存在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部战争动作戏,《钢刀》无疑是让人血脉喷张的,不仅仅在于它的场面足够恢弘,还在于它在动作细节的处理上的用心,影片的每一帧截屏可以讲都是一副完美的画,而这些动作戏聚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拳拳到肉的那种搏击快感,比较难得的是,尽管影片千军万马做得足够好看,但它其实都是在影棚里完成的,这种对于技术的追求,在国产片中还是极其罕见的,也可以讲,这部电影也跳脱出了以往战争戏土土的质感,而有了一种高大上的美感在其中。
相较于李学东的那个角色,何润东在片中的角色无疑更加复杂,而他的那种人性复杂面也展现得更加的深刻,当然,两位男主的塑造都相当不错,没有陷入脸谱化,而是将兄弟情与钢刀手刃相见的双重对立都刻画了出来,无疑,两人的表演也是这部电影的重要推动因素。
有战争,无兄弟;无兄弟,不钢刀。《钢刀》无疑道出了那个时代的悲剧,小人物无从逃离,在战争面前,每个人都是这个背景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