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标签:
娱乐 |
《一步之遥》的故事主线其实很简单,但姜文显然用了一种非常规化的叙事与表现手法来展现出这个离奇的民国风花雪月,作为一个天才型的导演,他几乎是用疯子一般的电影语言完成了个人风格最强烈的释放,不得不说,他依然是当下华语电影最优秀的导演,没有之一,而《一步之遥》依然可以称得上年度最佳之一。
倘若仅以电影的大众接受程度来讲,《一步之遥》并不是一个足够让观众接受的类型,它无处不在的细节幽默、自我嘲讽以及必要的隐喻,对于一部院线电影来讲,显然一下子难以让人消化,但倘若你真正的考究了台词与人物性格,你会品味出其中精妙,它并不是一上来就让人感受到甘甜的爆米花,而是一瓶烈酒,开始让你呛出眼泪,之后则是余味的释放。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一步之遥》是一部爱情片,它也是一部浸透着忧伤的喜剧,尽管从爱情上来讲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悲剧,马走日身边所经历的两个女人对他来说,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完颜英对他表白他却感到退缩,而马六对他的爱同样让他负担不起,对他来讲,爱是一个沉重的东西,他在内心深处是个孩子,对于一个浸染社会大染缸的男人来说,谈情说爱是奢侈品,《一步之遥》讲的是拒绝爱的故事,却也是渴望爱的故事。
抛开情爱的成分,《一步之遥》中对于真相与历史的探究显然是导演所要表达的重心。马走日在完颜英死后的后半部分也成为影片关键所在,可以说,前面部分更多是技巧与视觉的堆砌,观众可以看到《芝加哥》、《红磨坊》这种的超级大秀,而在后面,因为完颜英的死,整个剧情急转直下,而马走日由昔日舞台上的风光沦落为通缉犯,并非只是因为杀人这么简单,在某种程度来讲,他有没有杀人已然不重要,重要的群众选择了让他死,因此后半部分的枪毙马走日部分,显然相比前半部分,故事性与戏剧性也就更强一些。
倘若把《一步之遥》的前后部分分开来看,它是独自成立的。然后结合起来看,它又有着非凡的戏剧效果,前面的太平盛世与后面的颠沛流离来对照,显然有着一种浓浓的反讽效果。前半部分的马走日坑蒙拐骗,却获取功与名,后面的他为追求个人清白,却一直遭人玩弄,无疑,这也是姜文抛给观众的命题。所谓的历史,更大层面像是一个被人戏耍的碧池,没有所谓的真相,只有不同立场对于它的选择,正如他两次用话剧般的台词喊出“今天我们创造历史”,《一步之遥》中折射出对于历史的这种思辨态度显然也是值得玩味的。
在《一步之遥》中,姜文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最浪漫的爱情故事书写,相比他在《让子弹飞》中的荷尔蒙飞洒,这一次他来得更加肆意尽兴,几乎是以疯子般的情绪将这部电影酝酿出,有这份魄力,就足以值得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