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德的游戏》:科幻外壳,人文内核

(2014-01-09 21:48:20)
标签:

影评

安德的游戏

娱乐

  《马太福音》中耶稣讲道要“爱你们的仇敌”,在这里,爱是一种宽恕,同样的主题出现在《安德的游戏》中,尽管影片以科技来构造整部电影的框架,但在其内核上,还是闪耀着浓浓的人文气息的。

  作为今年第一部引进的分账大片,《安德的游戏》在形式上与内容上是做足了功夫的,它既设定了一个恒大的主题框架,同时又在人物成长等细节把握上控制得严谨而到位,影片围绕天才少年的成长展开,同时又加入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少年热血与残酷规则都有所体现,而借助于本片出色的imax效果,本片在娱乐性与合家欢上,都处于水准之上。

  影片在大部分刻画了一个类似于不被理解的天才故事上,小男主角从出生的多余,到被哥哥所记恨,再到一路人遭人排挤,这一系列的剧情设置并没有单纯为突出人物性格而故意设置坎,而是在一步步的剧情走向中加深这种人物冲突,天才终究是孤单的,男主局Asa Butterfield将主角安德的这种天生孤傲以及敏感纤弱的内心表现得十分到位,而他不断克服人际交往的过程在实质上也是一个类似于游戏通关的成长历程。

  影片虽然是引子是由人虫的争夺星球而触发,但在影片里关于人虫大战的场面却并不多见,而结尾的部分,这应该是为影片的续集埋下了伏笔,当然,在不多见的人虫大战中导演则充分展现出了少而精的视觉特效,除了将色彩模式调到极致绚烂外,爆炸的场面则是更加注重量的堆积,很多飞虫齐齐攻击的场景则让人眼接不暇,简单粗暴,但又不乏快感。

  影片在很多地方有向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的致敬场景,无论是方舟的构造还是划过太空的场面,甚至是人物在太空舱里漂浮的场景,都与后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不同于后者的博大精深,《安德的游戏》更加注重于游戏般的快感,这也与其商业性是相符合的。

  如果说前面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部分在刻画少年的成长史诗,那后面部分的反转则直指成人世界的残酷,在经历那场振奋人心的模拟之后,最终却扭转为一场真实的战场,这种真实的谎言对于少年英雄来说,实在是一种心智上的莫大伤害,但正如他人所言,“成者王,败者寇”的思维定式已经将他推向了英雄的高度,不管他是否接受这个既定事实,结果导向是这样子的,所以当看到影片最后安德毅然带着虫后远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这种被操控后的愤怒,以及自身对于独立思考的勇气,这与影片开头的那句爱敌人相呼应,也许人与虫之间欠缺的正是沟通,而影片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其中所渗透的和谐共处的意味是很浓厚的,而导演也在这里注入了对于游戏规则中人文的思考。

  《安德的游戏》在最后用一句谎言完成了少年向成人世界的蜕变,近乎血淋淋地揭开了这种痛楚,而少年最后的决绝则唤起了对于游戏规则的重新思考,正如成长过程必然相伴的阵痛,影片在最后传达的思考,也是值得我们赞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