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在电影《怒放2013》的结尾,老狼、李健等一一登场时,这完成了一次青春的祭奠,而当华晨宇、白举纲等一众快男出现时,这似乎宣告着一代人的青春散场,以及新生代的交替见证。
影片的主题离不开青春二字,与《致青春》的那种女性视觉不同,它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男性化的热血,与《中国合伙人》中的精英视觉依然不同,它更像是平凡人的一次青春诉说;与《青春派》里的那种青涩气质更不同,它的里面渗透的有种种苦涩滋味。
因此,在片中,我们看到有中年危机的彷徨,也有年少轻狂的呐喊;有刻骨铭心的暗恋,也有热血澎湃的宣泄……这一切都与那个时代的摇滚岁月脱不了干系,源于那个白衣飘飘年代对于摇滚的真诚挚爱,也最终定格在摇滚濒临消逝,被现实几近磨平棱角的重拾,摇滚在这之中充当了人生信念的导师,也揭示了某种人性上的丑陋,诗意不在,人生如何怒放?
所以,与其说影片是追忆青春,倒不如说是对现实的思索,当曾经的云淡风轻的小情小爱变成如今的家庭琐事所羁绊时,没有人能逃离这种宿命,但如何活在当下,这才是最主要的。片中男主角马路在面对妻子设局为前途奔波的时候,当曾经的纯真与现实的谄媚纠缠在一起时,他选择了逃避式的抗拒,这是对内心坚守,但生活不易,对于妻子的好心,只能说是感激,但又无力承受这种生命之重。
影片在其中注入了大量耳熟能详的歌曲,崔健、BOYOND等,这一代见证了青春的时代烙印,与当下这个浮躁时代已经显得极其难得,中途的黄家驹的死亡更是加速了青春童话的幻灭,而其后各种现实的打击让这一群曾经的少年们散落天涯,为现实奔波忙碌时,但也依然覆灭不了他们曾经最真诚的呐喊。
导演卢庚戌作为水木年华的主唱,也曾经见证过诗意青春时代的人物,他给片中注入了一种别样的激情与力量,尽管片中有着情爱的诉说,但导演并没有将视觉局限在男女主题上,他将目光对准了平凡人在激情与现实中的挣扎与彷徨,因此,《怒放2013》中有一种撕裂的美感,一方面,它不断切换的现实与回忆镜头让人在追忆与当下里面不停的带入;另一方面,它所刻画出的一代人的那种无处安放的青春,也伴随着阵痛而分外真实。
二十年后的“青春之后要怎样”,这像是一个未知命题,在《怒放》中,它所努力呈现的“重走青春路”无非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但反叛之余,努力的活在当下才是值得思索的。
就像歌曲结尾的那首歌唱的“青春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像诗意年代告别是需要莫大勇气的,而直面平淡现实是需要更大担当的。无论怎样,在大海边唱出当年未唱完的歌曲,几个中年人完成了他们生命中又一次的怒放,这就已经足够闪耀,足够肆意与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