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经山》:诗意与残忍的警世寓言

标签:
娱乐 |
在电影《落经山》里,导演冯小宁回归了他做电影的最本质情结,没有采用特效、搞笑等外在形式,尽管里面也有冒险,也有复仇,但从电影本身来说,它是在探讨人性,同时导演用成熟而独特的视听语言和叙事手法,描写了一段诗意与残忍的警世寓言。
影片中男女主角一个是哑巴,一个是寡妇,在身份和环境的限制下,他们互相关怀也恪守距离,男女主角几乎没有语言的交流,配上隽永的景色,这也与古典爱情的气质相合,而这一切在日军来袭之后故事急转直下,变成了一个复仇与人性救赎的故事,两个故事互相交集,最终完成导演的情感诉求。
《落经山》里的一出现故事的发展是极具诗意的,行云流水的写意风格,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以及人物那种宁静悠远的性格刻画,都让影片有着浓浓的别致美,导演冯小宁在讲到这个故事的刻画时讲到:“我更多的是去拍一个故事给我们的感动,这个故事不一定就是真人真事,但是给我们的感动是真实的,是在我们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对于《落经山》来说,故事是否真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带给人的这种震撼,是无以复加的。
影片是打着“中国首部洞穴大片”的旗号出山,影片多数镜头是围绕在一个特定场景中拍摄,这自然对整体节奏要求高,但呈现的效果也是非常棒的。尤其刚开始那段长镜头以及后面在洞穴里绝杀的镜头,都让人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战栗感。不仅如此洞中险象环生的打斗,与片中宗教的刻画融合一起,具有一种凝重的神秘感,也在某种程度让影片更加扣人心弦,久久难以忘怀。
虽然围绕抗战故事有诸多描写,但导演并没有将它刻画成一部流于表面的主旋律电影。它有着更深刻的立意在其中,在这里,战争、民族、宗教、国际关系等主流元素,关于人性的东西有着更为深刻的矛盾冲突,也刻画的更加浓烈。
对于导演来说,他像是一名画家或是一位作家。深谙谋篇布局之道,大处泼墨写意,小处工笔细描。因此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自然的伟大与一种生命的张力巧妙的融合了在一起,让人在这种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洗涤,又在人性的救赎中得到反思。
《落经山》用险象横生的洞穴刻画出了大自然的威严与不可侵犯,又以小人物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所作出的选择道出了人性的力量,两者在某种层面自然交融,既把握了大局,也兼顾了人性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