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像一曲宏大的交响乐,有的乐章舒展悠扬,有的乐章慷慨激越,有的乐章凄凉哀怨,有的乐章深沉悲壮。浩浩长风从长城的脊背上刮过,就像巨大的琴弓在悠长的琴弦上拉动,那哀婉的旋律、浑厚的音色、铿锵的节奏就这样从岁月的深处,穿越千载尘烟徐徐飘来。这些乐章,由长风领弦,江河伴奏,雷霆击鼓,百鸟唱和。思乡情、征人怨、离人泪,锤凿斧錾,夯歌号子,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都在这交响之中时隐时现,渐强渐弱。这样的乐章只有在中华大地上才能听得见,因为这是中华民族自己的声音,是一曲民族文化的主旋律。
长城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有的部分明快亮丽,有的部分暗淡幽深,有的部分线条清晰,有的部分色彩凝重。这幅画卷以雄关要塞为主体,以苍天云霞为背景,以崇山峻岭为衬托,以春花秋月为点缀,旭日的金辉,夕阳的血红,雪花洁白,炊烟缥缈,大自然用浓墨重彩的大笔,为蜿蜒的长城变换着四季不同的包装打扮。完整的美、残缺的美、色彩的美、线条的美组成了中国文化的意境美。这样的画面,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得到,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这是中华文化的主色调。
我们来看望长城,就像是来拜祭祖先的墓碑,这墓碑庞大漫长而又肃然庄严。看长城,看什么,看他的古老沧桑,看他的崇高厚重,看他的残破苍凉,看他的尊严不老。看他漫卷在时光隧道里的狼烟烽火,呐喊厮杀;看他闪烁在历史记忆中的荣辱沉浮,兴亡成败。看他作为民族骄傲的精神气节。看他作为中华象征的文化内涵。
从十七大以来,我们一直在说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其实,这闻名天下的万里长城何尝不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刚强骨架和巨大载体呢?长城文化何尝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呢?古往今来,多少笔墨书长城,多少诗赋颂长城,多少卷帛画长城,多少琴弦奏长城,多少歌谣唱长城,多少图片记长城。加之电影电视、雕塑篆刻,长城的影子覆盖着中华文化的半壁江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重关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险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这些力透纸背的诗篇穿越风雨春秋,永载中华史册。
长城,美在民族的记忆中,长城,美在中国的魂魄里。长城美就是中华民族的美,长城美,就是中国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