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中国银行大楼

标签:
陆谦宋体中国银行大楼外滩建筑群和平饭店 |
分类: 史海拾贝 |
外滩——中国银行大楼
http://s5/middle/73a3cbcfg7a69ee792944&690
“噹、噹、噹”海关大楼的报时钟声,让我想起了被称之为建筑博览会的上海外滩的建筑群,它们翘首屹立在黄浦江畔。风雨百年,见证了生活在滔滔江水两岸的上海民众,曾遭受凌辱、兴衰、发展、昌盛的历史,比对岸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金融中心等诸多现代高楼更清楚,这座城市发展至今的沧桑、艰难、曲折历程。
上面这张照片中的这两幢高楼,不用介绍大家就知道是;中山东一路外滩上的和平饭店和中国银行啦。
http://s1/middle/73a3cbcfgc82354a9eab0&690
沿江(浦西侧)这几十座大楼,均是出自世界级建筑大师之手,其建筑设计秉承当时欧式格调,是名符其实的“洋”楼。可恰恰唯中国银行这幢大楼与众不同,它是座具有东方建筑主格调的建筑大楼,也是整个外滩建筑群中唯一一幢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物。它的整个建筑立面以垂直线为主,平正、冲和。该楼四角攒顶、斗拱撑檐是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匠式建筑(据说若要仔细仰望还有部分浮雕人物;打渔者、行船者、裁衣补锅者、吹拉弹唱、耕种读书者......设计者想以这种方式表达农商耕读为金融之基的现代金融业理念),就连大楼正面层层上递的“中”字镂空的石雕窗,宛如一幅高高垂挂的对联,展现在人们的眼帘。就连大门口这对貔貅的摆放.......,都处处展示出一种中国建筑文化艺术的内涵。
http://s3/middle/73a3cbcfgc82358991912&690
那么这幢大楼的设计者是谁呢?
据说设计者叫陆谦受(1904年-1992年),广东省新会人。
陆谦受,他的建筑设计主张是:一件成功的建筑作品,第一不能离开实用的需要,第二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第三不能离开美术的原理,第四不能离开文化的精神。
1936年,32岁的陆谦受设计外滩中国银行大楼时,是他从伦敦英国建筑学会建筑学院毕业才四年。时任上海中国银行建筑科科长的他,设计出的大楼比紧挨着的沙逊洋行大楼(今和平饭店)要高,因而受到干涉。大家现在看到的外滩上这栋唯一由中国人设计的大楼,由于当时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加上列强霸道,最终被迫调整了高度。
现在,浦江两岸耸立着近百座,代表着东、西方不同时期的近代建筑作品。而中国银行大楼在这些群楼中仍不逊色,在整个外滩建筑群中仍是座,突显中华建筑文化元素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