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Bottom up 和 Top down
是听力理解的两种方式,也有学者主张两种方式同时或交替起作用,由此产生的三种教学模式是听力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多种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相关的听力技能,决定着听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Bottom up;Top down;交互法;听力教学
“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相比较另一重要的输入途径“读”而言,听力技巧比较抽象,对学生和老师来讲更难把握。随着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日益受到重视,英语听力教学课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英语听力教学方法的讨论和研究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切实可行的听力教学方法对学生提高听力技能,保证交流的顺畅显得愈发关键。本文主要讨论bottom
up,top down以及二者结合在一起(交互法)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Bottom up(由下至上) Top down (由上至下)方法
自Richards[1]提出Bottom up 和 Top
down来解释听力理解的两种方式以来,这种理论就被教师广泛接受并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当中,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听力教学方法。Bottom
up(由下至上)是指侧重听力材料本身,通过听声音,并把声音演化为单词、从句、句子以至段落,之后运用句法、语法规则,把听到的讲话者声音要表达的意思解读出来的过程。这里的“下”是指把声波来源作为基础,“上”是指对听力材料要表达意思的理解。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对英语的发音规则以及发音变化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单词量的多少是能否听懂材料的关键,比较适合初学者。Top
down(由上至下)正好相反,是指运用背景知识和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对听力材料要讲的内容进行提前的判断、预测来推断讲话者即将表达的意思。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更适合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由于“由上至下”可以保证交流的流畅,不会因为个别单词的不理解,或者个别音听不清楚,而影响对说话者要表达意思的总体理解。因此,这种更符合语言交流实际发生的规律的方式,是目前许多教师和听力教材提倡并主要采用的方法。
用Bottom up 和
Top
down来区分听力理解的过程,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为我们更直观地认识听力理解过程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但有些研究者认为,两种方法在实际听力理解过程中不是机械分开的,二者实际是互为补充的,是交替发生或者是同时发生。Anderson
和
Lynch[2]就对这种二分法提出质疑,主张单纯对单词音素的听取,不可能实现对讲话者所讲内容的完全理解,并指出理解过程应该是两种方法交互进行的。Eysenck和
Keane[3]也认为,只有当听力材料对听者能够提供质量足够好的听力刺激的时候,Bottom
up才可能一直起作用,而一旦这种刺激的质量下降,Top
down就会参与进来并起作用,帮助理解听者推测和预测讲话者要表达的思想。反对机械区分Bottom up 和 Top
down理论的学者提出了Interactive Processing
(交互法)的主张。这一主张一提出,就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和追捧,并被广泛应用在听力和阅读教学当中。
Bottom
up在听力上主要应用在以下3个方面:听特定的细节;辨别同根词的变化;辨别词序和组合模式。Top
down主要应用在以下4个方面:听大意(中心思想);预测下面会发生什么或说什么;推断并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遵循听、说、读、写能力融合在一起的原则,Brown[4]把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作为教授对象,对Bottom
up和 Top
down以及交互法所涉及到的教学技巧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归纳起来,我认为如下几种练习方法比较好操作,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Bottom up 练习
1. 听短对话,将所缺的单词进行填空;
2.
辨析句子的重读部分,并将重读的词或词组作为句子核心内容记下来;
3.
将听力内容同类信息分类,留一个项目不给出答案,要求学生把这个特定信息写出来
Top down 练习
4.
听对话或短文,指出对话所谈论的话题、讲话者的身份或短文的主题;
5.
听对话,推测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对话的发展方向;
6.
听演讲或短文的第一部分,对即将要讲的内容进行预测并核对自己的判断;
Interactive 练习
7.
辨别讲话者讲话的语气,判断讲话者的情绪(高兴、消沉或愤怒);
8.
对短文的重点信息以单词、词组、短语的形式做笔记,将所记录的内容联系起来,看能否依据记录内容正确判断出短文的主要观点;
9.
先听一部分短文,对以下内容进行预测,之后继续听更多段落,再预测,直到听完整个材料,回头核对预测的全过程,对预测做检验。
听力能力一直以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应采用以上哪种方法,同时应考虑把说、读、写技能训练尽可能多的融合在听力课程中。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听起来更容易,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除了听力教材提供的内容,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报道、演讲、电影录音片段等作为听力材料,根据以上方法设计听力练习题,达到训练学生听力的目的。
正如主张交互法学者指出的那样,Bottom up 和 Top
down不是相互对立的,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依据教学目标灵活掌握,并将之同Pre-listening
(听前)、While-listening(听中)和
Post-listening(听后)三个基本步骤的听力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学生对英语语音、单词、句子结构、语法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更多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包括英语语言本身以外的所有知识),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正确的推断、预测和总结,从而达到符合语言实际发生状况规律的听力理解能力,以确保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J. 1990 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Anderson & Lynch. 1988
Liste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Eysenck & Keane. 1990
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td., Hove, UK
[4] Brown. H. D. 1994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Prentice Hall
Regents.
(发表在<<素质教育论坛>>
2009年 第24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