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运相伴
为刺激内需,推动住房制度改革,1998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在这份中国房改的标志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在中国沿袭了40年的福利住房制度终于寿终正寝,中国房改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中国房改彻底转身。
1998年7月,一纸文件,
结束了很多人福利分房的指望。
200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第一次明确指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自从房屋改革以来,11年间中国的GDP逐年上升,而且增长幅度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国人,确实让我感觉到自豪和骄傲。中国站起来了,在世界的舞台上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各国媒体也开始关注起中国来,这样那样的报道数不胜数,因为单从一个GDP上看,中国确实变得“富裕”了,哪是不是GDP增长了,就代表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老百姓越来越富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小了呢?我看并不其然!
我属于IT行业内的人,基本上就是廉价劳动力。一个月几千块钱,看似衣食无忧,实际与破产一步之遥。
和朋友聊天谈出了很多个词“白领”“蓝领”“灰领”,在这三个阶层构成的三角里,我几乎全都不算,但也全都沾边。勉强算是都市“新贫族”,收入基本稳定,偶尔靠出卖文字再赚点小钱,家庭也没有什么负担,生活也小有情趣,尽管会有人对此羡慕,但实际生活窘迫,一旦“风吹草动”,日子举步维艰。总要去面对的三座大山——“住房”、“医疗”、“教育”,带来的是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生活看似潇洒,可是痛苦冷暖自知。
同学、朋友中如我一样的大有人在,我们中大都在都市里成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于是在面对现状时,更多人的表现是无奈、无奈。
我可以跟比自己年长的朋友说“生活是要去享受的,不要去想我将来会得到什么;而是想着——我得到了什么、得到过什么?”
但我会同比自己年幼的朋友说“我只能在现实面前低头,社会的压力不允与我享受生活......”
再工作几年,会是怎样?始终是Lower Class?我又能坚持多久?
人的一生都必须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大多数人都是从刚刚参加工作就开始奋斗。省吃俭用、减少娱乐开支,年少时的那些业余爱好统统都要抛弃,为的就是能多省一分钱,然后拿来交房贷。曾经我幼稚的想过,我这样省吃俭用总有一天会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时间久了,我却发现自己是一个地道的傻子,我存款的涨幅根本就不能和房价的涨幅抵抗,在房价的面前,我的那点存款微不足道,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工作几年了,我的生活并没有实现当初大学时的期望,日子一天天在过,我也一天天变得更加压抑更加自暴自弃,我没有什么炫耀的资本,即便是我生活在广州这座大城市,即便是我每月拿着几千元的工资,但是在家乡老百姓的面前,我没有资本把自己的头抬的很高,为什么?因为我的脸上没有他们那样的笑容,生活在农村的他们不需要购买城市住房,他们在那些十几年的土坯房里面住的依然很开心。
国家的GDP逐年增长,我的工资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为什么我就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穷了呢?悲哀!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