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马蹄》篇有感

标签:
杂谈 |
http://s9/middle/7398422dhbad006539268&690
庄子在《马蹄》篇中写道: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马的蹄子可以践踏霜雪,马的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大殿,对马来说也没有什么用处。等到世上出了伯乐,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马,这样一来马就死掉十分之二三了。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快速奔驰,急骤奔跑,还得步伐整齐、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制陶工匠说:“我最善于整治粘土,我用粘土制成的器皿,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木匠说:“我最善于整治木材,我用木材制成的器皿,能使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粘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就是用来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的吗?然而人们还世世代代地称赞道,“伯乐善于管理马”而“陶匠、木匠善于整治粘土和木材”,这也是治理天下的人所存在的误区呀!
这种认识的误区主要是不尊重自然,不尊重客观规律,而把主观的意愿强加于客观的存在之上。那样即使愿望多么美好,最终结果也会因违反客观规律而适得其反。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误区就更加普遍了。从百姓的日常生活到各级领导者都严重地存在相同的认识误区。
从当前宠物热的现象可见一斑。
现在,人们有太多的时间消磨在观鱼、遛鸟、抱猫、逗狗等活动当中。善解人意的宠物,除了给人带来消遣和欢乐、解除人的寂寞外,最能让人与其建立亲密关系的理由是:它们对主人绝对忠诚,不会背叛。动物没有自我意识,绝对服从和“听话”。动物以其极为简单的心理最大限度地善解人意,带给人的感动和慰藉往往也刻骨铭心。所以主人对宠物的平等相待就容易做到。甚至与宠物同一张桌子吃饭,同一张床睡觉,同一个浴盆洗澡。可是,人与动物毕竟是两个物种,过分亲近动物,事实上也构成对动物天性的一种侵犯,是对动物自由与意志的压抑,是对自然的一种不敬。
http://s1/middle/7398422dhbad012d019a0&690
http://s14/middle/7398422dh7914cdc3c9ad&690
http://s3/middle/7398422dhbad00a2ed902&690
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对珍稀动植物的科学繁育和保护也许是必要的,但那主要是某些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有计划地行动。但是另一方面社会过快地发展,大量侵占土地、开采矿产,污染水源等等,使动物的自然领地越来越小,本身与保护动物就是自相矛盾的。所以对于动物的热爱究竟应该是从根本上,而不应该是表面做样子,不应该是盲目的行为,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或舍本求末。
http://s10/middle/7398422dhbad0178a7db9&690
以下五幅图片是网上下载的
http://s12/middle/7398422dhbb59ecee53ab&690
http://s9/middle/7398422dhbb59ee009888&690
http://s4/middle/7398422dhbb59eee5cfd3&690
http://s15/middle/7398422dhbb59f012fd2e&690
http://s9/middle/7398422dhbb59f0d4f0c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