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数学备课组复习计划
(2011-06-07 15:54:06)
标签:
杂谈 |
一年级(下)数学备课组复习计划
一、复习时间:
本学期一年级数学学科结束新课程的时间是2011年6月 5日,复习时间从2011年6月7日至6月25日,共计15课时。
二、复习内容:本学期所学内容共有八个单元: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5、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6、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目的:
1、意识形成——初步培养一年级学生的 “复习意识”。
2、知识技能——系统回顾与梳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3、经验方法——再现归纳与应用:初步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复习方法。(如:归类复习、对比复习等)
4、习惯养成—— 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审题习惯、改错习惯、检查习惯等)
5、问题困惑——自我反思与改进:初步培养一年级学生能够通过复习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6、兴趣信心——激励唤醒与提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加爱学数学。
四、复习要求:
[总体要求:把握大纲
1、明确教学大纲对本册教材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要求。
(1)明确概念知识的掌握层次:理解、记忆、应用。
(2)明确计算知识的掌握层次:100以内的加减法及混合运算。
(3)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2、根据学情,适当补充拓展思维的练习题,为解决“附加题”做准备。
3、既要全面复习,又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
4、尽量采取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复习方式,使复习课富有实效。
五、注意事项:
1、重视教材“期末总复习”的复习教学。
2、注意“保中间、抓两头”,不仅老师对“学困生”进行单独的辅导,并且发动优生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帮助。
六、复习保障:
1、加强备课组内老师的集体教研,根据学情,调整复习策略。
2、重视家校结合,发动家长督促学生搞好复习工作。
3、复习资料准备要充分:
(1)引导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
(2)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日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将重、难点题型和易错题型整理,并设计成强化练习。
(4)重点利用好莲都区教研室的期末复习卷和期末的综合卷。
七、复习方式:
按知识板块复习: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
八、复习资料:
1、一年级下册教材。
2、莲都区教研室期末综合练习卷。
3、《数学报》智力体操
4、去年的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5、根据学情自主设计的练习卷。
附:具体复习时间安排:
时 |
|
6月7、8日 |
一年级(下)教材《总复习》、期末综合检测题(一) |
6月9日 |
数与代数(生活中的数及数的组成) 《数学报》练习 |
6月10、13日 |
数与代数(加减法一、加减法二、加减法三)、数与代数专项练习 |
6月14、15日 |
统计、空间与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察物体)空间图形专项练习 |
6月16日 |
厘米、米;元、角、分认识及换算 |
6月17日 |
期末综合检测题(二)、结合试卷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 |
6月18日 |
期末综合检测题(三)、结合试卷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 |
6月19日 |
期末综合检测题(四)、结合试卷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 |
6月21日 |
期末综合检测题(五)、结合试卷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 |
6月22日 |
期末综合检测题(五)、结合试卷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 |
6月23、24日 |
全面梳理,根据复习情况,针对性自主设计的练习卷 |
周末安排: |
6月11、12日 《数学报》智力体操。 6月18、19日:《数学报》智力体操。 6月25、26日:《数学报》智力体操 |
说明:以上为期末复习计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