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建筑补遗】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之穿堂分析

标签:
文化 |
分类: 细品红楼 |
常说《红楼梦》要读几遍才能读懂,是因为《红楼梦》一书的作者在写作这本著作时,用词非常精炼和准确,只有细细品味,并且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人生阅历,才能真正品味出其中的“滋味”来。
这里就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中王熙凤约贾瑞幽会的“西边穿堂儿”进行细细分析,就能体会出一二。
先看原文,在第十二回中书中写到:“凤姐又悄悄的道:"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你且去,等着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等我."贾瑞听了,如得珍宝,忙问道:"你别哄我.但只那里人过的多,怎么好躲的?"凤姐道:"你只放心.我把上夜的小厮们都放了假,两边门一关,再没别人了."贾瑞听了,喜之不尽,忙忙的告辞而去,心内以为得手.盼到晚上,果然黑地里摸入荣府,趁掩门时,钻入穿堂.果见漆黑无一人,往贾母那边去的门户已倒锁,只有向东的门未关.贾瑞侧耳听着,半日不见人来,忽听咯噔一声,东边的门也倒关了.贾瑞急的也不敢则声,只得悄悄的出来,将门撼了撼,关的铁桶一般.此时要求出去亦不能够,南北皆是大房墙,要跳亦无攀援.这屋内又是过门风,空落落,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好容易盼到早晨,只见一个老婆子先将东门开了,进去叫西门.贾瑞瞅他背着脸,一溜烟抱着肩跑了出来,幸而天气尚早,人都未起,从后门一径跑回家去.”。
在读这段文字时,读者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和不解:为什么凤姐要约贾瑞在“西边穿堂”里幽会?这个穿堂是不是如电影电视剧里所表现的那样是一个长夹道?腊月大冷天的夜晚在这么个露天的夹道里幽会是不是很不近情理?还有在这个穿堂幽会,为什么要把小厮们都放假,两边门一关,就没别人了,才好约会,这个穿堂还有东边的门和西边的门,两边门一关,就把贾瑞关死在里面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穿堂?还有就是这个穿堂如书中所述还有南北大房墙,贾瑞要跳亦无攀援,如果像电视剧里表现的是夹道两边的房子向着夹道的墙,贾瑞就是跳上了墙,那也是爬上了两边房子的屋顶,跳下去,是进入别家的院子,也无法逃出去,这也不太好理解?贾瑞要逃出荣国府,只有从他原来“黑地里摸入荣府”的老路才能原路逃出荣府,就是从原路回到荣府后门才能逃出去,而不可能翻进别家的院子。
从以上种种不好理解,读者自然就会产生疑问,觉得曹雪芹在描述这一段儿时是否不够严谨?其实不然,只有在深刻了解了中国古典建筑中“穿堂”这种建筑的形制,以及对小说中的人物的心理有了理解,就能细细品味出曹公在这里的描述的精炼和准确。下面就细细分析一二。
首先,凤姐说:“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你且去,等着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等我.”。为什么凤姐会约贾瑞在这个西边的穿堂里约会呢?了解了荣国府中贾母院与凤姐院的布局,这就好理解了。这个西边的穿堂就是贾母院后院的那个通“南北宽夹道”的穿堂,这个穿堂在前几回反复提到过,例如在第三回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路径写这一区域的布局,书中写到:“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这个东西穿堂就是王熙凤约贾瑞的那个穿堂。这个穿堂不光联系着贾母后院与夹道(凤姐院就位于南北宽夹道的北侧),而且离凤姐院很近,便于约会,所以凤姐约贾瑞在这个穿堂约会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再接着往下看,凤姐说:“你只放心.我把上夜的小厮们都放了假,两边门一关,再没别人了”。对于这句话,有两个层次需要了解,一是“我把上夜的小厮们都放了假”,这说明这个穿堂夜晚是有人上夜时住的,是这一区域上夜小厮住在里面,相当于贾母后院的后门的一个值班室;第二“两边门一关”,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就要了解中国古建筑中“穿堂”的形制了。中国古代的穿堂就是封建旧时富家宅院中坐落于前后两个院落之间的可以供人穿行的厅堂。一般是三开间,两边的开间是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门卫或值班室,是住人或放置物品的,中间一间就是供人穿行的门厅,一般设有门作为关卡。但又有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两边门”?这是个什么样式?实际上如果去过颐和园慈禧太后居住的“乐寿堂”,仔细观察这个庭院东西两侧的穿堂,就很容易理解了。乐寿堂的穿堂就是中间一间设门,供人穿越,两侧的房间是住值班的宫女太监的。而中间设门的这间,是在两侧都设有门。那为什么贾母院的后院的这个作为后门兼值班室的穿堂要这样设门呢?这就要涉及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教了。首先这个穿堂实际上是贾母院的后院通向外面的南北宽夹道的一个门房,所以为了界清贾母后院与外面的南北宽夹道,就必定要在穿堂和夹道之间设一道门,进了这道门就相当于进了贾母院。那为什么进了这道门之后,穿堂和贾母后院之间还要设一道门呢?这就是封建礼教了。中国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是要严格防范的。要知道为了夜间安全在这里守夜的是男性小厮,是绝对不能进入到贾母后院之中的,所以设这道门就是为了区别男女,防范守夜的小厮进入只有女眷才能进入的内院。颐和园中慈禧太后居住的乐寿堂的庭院的东西两侧的穿堂就是都设的是两道门,也是起着这个作用。同时两道门不仅加强了院落的安全性,而且体现着封建礼教和豪门风范。所以凤姐约贾瑞在这个既不在内院又不在室外的穿堂约会,而且这个穿堂距离凤姐院又很近,这就很容易理解了。此外,穿堂中间虽然是过厅,但是穿堂里两边小厮上夜的房间里必定是有炕的,正是幽会偷情的好去处。因此凤姐约贾瑞私会,绝不会如电视剧电影里所表现的在一个室外的夹道里。腊月天气,凤姐不可能和贾瑞腊月里大黑天在室外夹道里幽会,第二次凤姐约贾瑞也是在“我这房后小过道子里那间空屋里等我”,也是在室内,而且室内也有炕。
接着再往下看,贾瑞黑天摸进贾府,趁着掩门钻入穿堂,这里所说的“门”就是这个穿堂与南北宽夹道相通的“东门”。从书中多处描述可以看出,南北宽夹道和荣国府的后门是有通道相通的,例如周瑞家的带着刘姥姥来见凤姐,就是从荣国府的后门进入到荣国府,再七拐八拐来到南北宽夹道。所以贾瑞是完全可以从荣国府的这个后门摸进荣国府,再来到那个南北宽夹道,再钻进穿堂。一般来说荣国府的后门看守就没那么严了。“果见漆黑无一人”说明穿堂两厢供小厮上夜的房间小厮都放了假,所以无人值班,是空的。“往贾母那边去的门户已倒锁”就是指这个东西朝向的穿堂的西门是通贾母后院的。注意这个“倒锁”用得非常准确,就是从外面给锁上。一般来说房门锁从屋里来锁就是正锁,从外面锁上就是“倒锁”了。“东边的门也倒关了”就是把通南北宽夹道的门从外面反锁上,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把贾瑞给锁死在了穿堂里面。“只得悄悄的出来”这不是指贾瑞从穿堂里面出到室外,而是指贾瑞从他藏身的小厮上夜的房间走到中间的门厅(这个门厅两侧就是东西的两道门),接下来“此时要求出去亦不能够,南北皆是大房墙,要跳亦无攀援.”意思是说这穿堂的东西两侧通室外的门都给从外面反锁上了,而穿堂本身南北两侧是房子的山墙(大房墙),一般山墙上没门也没窗,也是出不去的,于是贾瑞就完全被关死在了穿堂里面。“要跳亦无攀援”这句话比较难理解。要理解这句话,就要了解中国古建筑的穿堂的形制和贾母后院的这个穿堂的布局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了。贾母后院的这个穿堂的中厅是过道,两侧设有门,已经从外面反锁,贾瑞出不去,而穿堂的南北两侧是建筑的山墙,一般无门无窗,贾瑞也出不去。穿堂向着贾母后院的一侧,按照中国古建筑形制一般是设有支摘窗。这种窗是内外两层,内侧窗是固定死的,外侧窗下面的窗可以摘下,上面的窗可以支起来,夜晚都是关上的,从外面扣死,室内无法推开。另外贾瑞就是破窗而出,不光会产生很大的响动,惊动贾府中的人,而且就是从那个窗户跳出去,也是跳进了贾母的后院,那只会惊动贾母后院中的人,自投罗网,这就是凤姐高明的地方,因此贾瑞是不可能走这条路的。贾瑞能走的只能还是进到南北宽夹道,从原路逃出去。但是穿堂的向东的门已经从外面反锁,贾瑞是不可能从穿堂的东西门出去的。而东侧按照中国古典建筑四合院的做法,向外一侧的房墙上是开高侧窗。贾瑞唯一能逃到南北宽夹道的通道,也就是穿堂里小厮上夜住的房间的向着东侧的的墙上的高侧窗了。所以贾瑞要“跳窗”出去,就能逃走,这就是所说的“要跳”。关键是这个房间凤姐肯定已经做了安排,就是要把贾瑞困在里面,所以没有任何可以供贾瑞登踏攀爬上高侧窗的工具,所以说“要跳亦无攀援”。高侧窗一般距地两米多,必须借助工具才能爬上去。而现在电影电视剧里表现贾瑞是被关在一个夹道里,夹道东西两头设有门,门关死了,贾瑞就被关死在夹道之中。夹道的南北两侧是其他院落的房屋的外墙,所以贾瑞爬不上去,这是不准确的。首先,腊月寒天凤姐不可能在大黑天大冷天在室外露天的夹道里和贾瑞约会野合,这是说不通的;第二,夹道两侧的门从院子里关上,那是正锁,不是倒锁;第三,夹道两侧的房子的外墙,贾瑞就是爬上去,那也只是爬上别的院落的房子的房顶,跳到别家的院子里,只能惊动别人,不可能逃走,而且那是爬上屋顶,用“跳”字就不妥了。由此可见,贾瑞实际上是被凤姐设计关在了这个穿堂里面。
接着往下看“这屋内又是过门风,空落落,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有了前面的分析,这就好理解了。清代乾隆年间,建筑上窗户用玻璃是非常少见的,只有达官贵人富豪人家才用得起,一般都是用纸或者纱来裱糊窗户。红楼梦中只提到李纨住的房间的后窗是玻璃窗。所以纸或纱糊的窗户密闭性不是很好,风很容易吹进室内,此外这个建筑又是东西穿透的穿堂,穿堂风就更厉害,所以夜晚就很冷。
接着再往下看“只见一个老婆子先将东门开了,进去叫西门.贾瑞瞅他背着脸,一溜烟抱着肩跑了出来,幸而天气尚早,人都未起,从后门一径跑回家去.”这是指一个当差的婆子先从外面把这个穿堂倒关的东门从外面开锁了,然后婆子走进穿堂,去拍穿堂西边的门,叫醒贾母后院看守西门的婆子,把穿堂倒关的西门从外面打开,这样穿堂两扇倒锁的门都打开了。这时贾瑞一直都是躲在穿堂一侧的小厮上夜的房子内,偷偷看婆子从房门口经过,背脸向西拍门的时候,从房间里溜出来,从刚打开的穿堂东门跑出去,来到室外的南北宽夹道,然后一溜烟儿向荣国府后门跑去,“从后门一径跑回家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这部作品时,对于中国古建筑的形制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进行场景描述时用词既精炼又准确传神,这就是《红楼梦》一书为什么能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品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人对于那个逝去的年代的许多事物都渐渐模糊了,阅读原著时难免望文生义或不知所云,这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小说本来创构出来的真正的场景,因此,通过仔细分析,还原小说中作者描述的场景对于正确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还是很有必要的。
注:支摘窗: 亦称和合窗,即上部可以支起,下部可以摘下之窗。其内亦有一层,上下均固定,但上部可依天气变化用纱、用纸糊饰,下部安装玻璃,以利室内采光。外层窗心多用灯笼锦、步步锦格心。故宫内支摘窗多用于内廷居住建筑及配房、值房等。
http://s12/mw690/0027fcYKzy75WOHV0i70b&690
http://s4/mw690/0027fcYKzy75WOIud1h13&690
http://s8/mw690/0027fcYKzy75WOJaXZl07&690
颐和园慈禧太后居住的乐寿堂庭院的东西穿堂,可见穿堂过厅的两侧均设有可关闭的门扇。(图片引自网络)
http://s7/mw690/0027fcYKzy75WQDkchob6&690
四合院建筑向庭院一面设置支摘窗。(图片引自网络)
http://s7/mw690/0027fcYKzy75WQFPdgWc6&690
四合院建筑靠外侧的房墙上均开高侧窗。(图片引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