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2012-06-17 18:05:17)
标签:
文学文化 |
分类: 美文欣赏 |
冰岛著名作家拉克司内斯的著名小说《青鱼》,是一篇很耐人寻味的短篇小说。
实际上,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是在作家深刻细腻的洞察下,这篇小说却在平凡的事件下有了深刻的内涵。
小说开篇开门见山“青鱼来了。”
这种深海中的生物的到来如同阳光一样照耀了冰岛海滨这个偏远的小渔村。如果没有了青鱼,这个渔村的经济马上就衰退了。因为没有青鱼可捕捞,人们没有钱去修缮他们的房舍,孩子们没有钱去雷克雅未克上学,没有钱给小姑娘买几件新衣服,生活立刻变得死气沉沉,凄凉悲惨;而青鱼的到来,立刻给小渔村的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小渔村喧嚣起来了。因为青鱼的到来,日日夜夜都有载满青鱼的船只开出峡江去,而这个隐没在峭壁间的渔村也忙碌起来了,这里彻夜不停的马达声和为了挣钱而通宵不睡的人们的喧嚣声融合成了一片。大家嘴里只挂着一个词就是“青鱼”,而想着的就是一件事“克隆达伊克的金子”。男人们纷纷出海捕捞这天赐的宝物“青鱼”,而女人们早就拿好了刀子站在岸边迎接这一桶桶的闪闪发光的圣鱼,准备洗刮青鱼。人们是多么忙碌,多么兴高采烈。因为有了青鱼,就意味着有钱可挣,有了钱,就意味着又能住上五颜六色漂亮的房子,又能吃上美味,孩子们又能上学,有新衣服穿了。
可见,青鱼是这个小渔村经济的命脉。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海岸边洗刮青鱼的女人群中,尽然还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婆,只见她吃力地但是聚精会神地拿着刀子工作者,一整天了,才刮了三桶。要知道这位老态龙钟的洗鱼女工曾是这里的金牌洗鱼工,创造过一天刮洗四十桶青鱼的记录,并得到奖金。后来青鱼再也没有光顾这个小渔村,这位女工只能一贫如洗地与他的丈夫把几个孩子抚养大,在丈夫死后,和自己的一个儿子生活在一起。多少年来她一直都在等青鱼,就如同等救世主一样地虔诚。终于这一天等到了,青鱼来了。
而正当她费力地弯腰没命地刮洗青鱼的时候,她的捕鱼归来的儿子出现在她面前。儿子对于自己这位九十多的母亲还在这里没命地刮鱼挣钱很反感,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儿子强行把母亲拽回家。这时母亲恳求儿子“儿子,别拿走我的刀子,要知道今天一分钟也不能随便放过呀:青鱼来了呀。”但老太太的恳求终于抵不过儿子坚强的臂膀,在被撵回家的途中,穿过雨夜的市镇,老太太悲伤地哭了,哭的是那么伤心。
这是一个很平凡的事件,但是却在拉克司内斯的描述中,有了不平常的深意,并折射出人性的深处。
一个小渔村实际上如同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经济的增长点,就如同这个小渔村没有了青鱼,那这个国家就一定是死气沉沉,凄凉破败的,人们只能在贫穷绝望无助中生活,而青鱼的到来,给这个渔村带来的生机,就如同一个国家找到了自己的经济的增长点,这时人们有钱挣了,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这时人们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这时,就连九十多岁的老太婆都不例外。这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之所以拼着老命也要加入到洗鱼女工的行列,无非就是她等了这么多年的发财致富的机会终于又来临了。而儿子的孝顺和自己身体的衰老已经不允许她再这么拼命了,拼命挣钱无非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所以在和儿子一起归家的途中,希望破灭了,老人委屈难过地哭了。
《青鱼》这篇小说,从青鱼对于一个小渔村所带来的希望,却揭示出了深刻地人生道理,也使我们深刻地领会到了深埋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憧憬。而当机遇来临时,这种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憧憬,就会变成无比高涨的工作的激情和干劲,就连九十多岁的老太婆都不例外,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