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家园计划
家园计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54
  • 关注人气:9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朴门永续设计缘起,原则,理念及实践案例》主讲老师:邱奕儒

(2013-03-29 22:30:05)
标签:

家园计划anotherland

朴门设计

邱奕儒

懒儿

文化

分类: 环境/ENVIRONMENT

《朴门永续设计缘起,原则,理念及实践案例》

2013.3.27 主讲老师:邱奕儒 记录:懒儿

 

 

 

 

 

    护坡功能同时种菜。

    林区的规划和建筑的设计,需要房子凉爽,台湾是亚热带。避免房子的导热,热要派出去。微气候,和颜色,材质,垂直对流,水平对流,合作的三个,设计里有很多要素,把要素放下去需要至少三个以上的功能。房子西晒很严重,在西边种植一颗果树,还可以收获,最好是冬天能掉叶子,叶子可以烧,而且又不会遮阴。

 

整合相对位置,大自然种是没有垃圾的。废弃物总是下一个过程的原料。许多人希望退休后买一块地,作为退休生活,为了自给自足可以有粮食,蔬菜,鸭子和鱼。如果是费整合的系统。他会忙死了,他每一个系统都是独立的。如何变成快乐系统?树下面可以养鸡,整个园区都不是封闭的,周围可以养爬藤植物。

    在中国有很多整合系统设计,例如桑农志。在养殖场上种菜,浮田。大量微生物可以分解养分和有机质再变成植物的养分。养分本来是污染现在成了植物的吸收。留30%的空间。水水世界,youtube。台湾冬天有寒流,鱼和虾会死了,这个水池有了蔬菜像有了棉被,鱼就不容易死啦。

 

    各种不同的产业连接之外,人得连接也很重要。通过小农,农业合作社,消费变成消费合作社。两者订购。消费段有比较高的议价权。同时对种植方式也可以决定。比如主妇联盟。

 

 

    生态,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是有智慧的。如果我们顺应他的方法,比如尊重多样性。把很多种植物运用人体工学。印第安人很懂得使用。南美三姐妹,操作了好几百年的方法,玉米一尺高,他们种豌豆。豆子种玉米旁边可以爬,玉米需要大量氮肥。关于杂草,他们种南瓜。地瓜。彼此互相帮助,这是原始的懒人农法。南美印第安人,使用15种以上的玉米,万一发生虫害,不会全军覆没。

 

 

    你吃过多少种马铃薯?土豆品种有许多许多

    此外,大自然有好生之德,在系统里面就能产生。又像花园,又四不像。高度的多样性,低度的管理。摩洛哥都能看到3000以上的食物森林。周围还是沙漠,食物森林里都可以种香蕉。

 

 

    使用边界生态效用。两种不同生态的便捷式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学习了解运用边缘效用。同样一公顷的池塘,又更多的边缘会有更多的水草和昆虫。螺旋花园式把自然的海螺形状,这个一般放在厨房旁边或者门口,这样小小的空间尺度。比较耐旱的应该放在上面,需要水分多的放上面,需要向阳的放南边。融合自然美学。

 

 

    眼睛看到不是可以吃,就是可以看。种下去之后基本不需要管理。在台南在果树地下种植花生,利用空间。

 

尺度,普门里面,模仿大自然的模式,整合在思考是需要打太极拳一样,要小而慢,从自身开始解决。自从自身不管是生产采购,或者利用空间,在格局上模仿大自然。他的存在有他的必要。

 

 

 

    螺旋式的,放射式的,弯曲式的。

 

 

    在时间上是小而慢。每个土地是每个人来之前就有的土地,慢慢累积经验再扩大。如果一步到位时候才发现不是你要的,那就麻烦了。

 

 

 

PERMACULTURE的发展阶段

    自然行为的深度观察,探索当地智慧,结合人们的生活,建构深层的文化,建构生态小区及经济体,建构全球。

 

    新出路

    从自己的身心平衡招收,感受至上之爱。

 

 

问题:

 

普门讲究在自己生活环境中构建一个生态。经过普门运动后,台湾绿化想法的转变,数字上有没有转化食物森林?第二问题,CSA的产销问题,我想了解下台湾的发展情况。

答:食物森林不是新概念,古代埃及比划,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所有植物不是可以吃就是可以用。即便台湾在二战期间,马路两道都是钟苹果。在广西南岭,两路种菠萝蜜,西双版纳种椰子。土地共生的概念是消失了。我家的花园也不难看,但是也可以吃。台湾的林牧局,也在开始做了,但是不是主流。粮食自给自足率的问题开始考量,我们追求发达进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直接进入案例。

    大家知道花莲,在台湾东部沿海。我本来住台北,后来为了小孩两个,我小时候心情不好,到家可以看到夕阳,我的小孩只能看到大厦的缝,我就觉得不对。后来2009年我搬到花莲。我们在社区中心的图书馆,开办免费的普门课,我的老师说:“知识用来分享。”现在知识是用来累计财富和权力,但其实越分享就会越多。

2012年,整个观念就开始改变,有机小农,新花莲人,都有行销管道的问题。种出来卖不出去。于是,我们认识许多朋友,1-2星期我们就一起讨论,决定成立小农市集。有机认证都不需要,都是卖给认识的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在一起的,是人的感情的认证。小农市集,交易金额的10%作为公积金,来进行社区的运作,请老师来讲课。很多课程带来很多人。发现现在社会的富人很可怜,除了上班和带小孩,没有时间。后来热心妈妈办理华德福活动和瑜伽活动,爸爸妈妈可以把孩子丢给安亲班。人跟人就连接在一起。这个社会让人孤单,但是这个普门就可以让人连接起来。

    花莲旅游的书,每个礼拜五去上课。

    有的人会赞助课程,会录下来,放在“花莲普门部落”,这个课程有食愈基本法。资料库可否共享。西安有朋友已经可以转到大陆。花莲有许多原住民,少数民族年轻人留不下来。2011香蕉圈diy。乡下的污水是没有处理的。2年时间臭的不得了。后来用香蕉啦,堆肥啦,工作坊之后变漂亮。有巴厘岛的feel。臭烂泥变成蚯蚓。水土流失是农业操作的很大的问题。先教部落的人水土是如何流失的,如何量等高线,如何按照等高线挖排水沟。1英寸的土药2--3年才能形成。2012年在部落里改变原本操作,斜坡土壤贫瘠,养分都带走了。

 

介绍在慈济大学的教学。现在大学生是草莓族。在家都是娇生惯养的。与大自然生命循环是脱节的,他们知道的只是东西的价格,看不到种子的开花价格,看不到生命过程,当他赚不到钱,人生没有价值,所以他承受能力很差。

    我带着学生种菜。懒人农法。找一块最贫瘠的地方去种,如果这样的土地也能产生食物,那围墙边缘去种。这种土,让农民种都会昏倒。他们自己有创意,做各种造型。所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不要的粘土和食堂的厨余。尽量自家留种。

 

    前年雨水很大,很多莴苣烂掉,但是自己留种就没有很强大。火箭炉,热效率非常高的炉子。

我的一门课,叫永续生活设计进阶食作班。现在人只有两件事:赚钱,花钱。粮食供应,能源供应,都是用钱。大部分人麻木。

    我向学校要一块地,没电没水,没有任何系统,我就学习如何在一块地存货下来。慈济基金会。我们自己盖房子,每一滴落下来的水收起来,然后前面一片田,模拟。使用太阳能锅,在地容易取得资源满足生活系统。修课程有要求,至少在你盖的房子住一晚,所以要自己择菜,自己煮来吃。来上课有很多学生,我很骄傲。

 

项目计划执行

    食物森林工作假期。过去政府种植单一树种。一开始要重水,按照等高线,做储蓄水的水沟。用大量的豆科,加速整个生态体系的过程。办整个工作假期的时候,台湾的情况是,很多人都疯了,他们坐车到花莲种树,一起工作,然后觉得很满足。

 

等高线是很重要的。

生态菜园是典型的十圈。

在地团体串联合开专题讲座。

自己采原始森林的土壤,自己培养种子。泰国米之神,他讲为什么农民这么苦。贪嗔痴来说明。农民其实是贪念,深陷其中。嗔,面对杂草和虫害就是用农药。痴,看到虫就觉得是害虫,都不知道害虫益虫。并不了解生态过程。

 

我们办志工培训课程。

 

在花莲很快乐,有空来花莲玩。未来希望有些部落是示范点,大家来参与部落文化。后来部落发展过程中,有个问题。过去我做决策,后来我把权力释放,大家有决定权。“开放空间”。自然力量可以治疗疾病。有的人小区货币,有的做狗粪蚯蚓塔,有的做合作社,有的华德福教育。还有读书会等等。

狗粪养蚯蚓,可以养蚯蚓,蚯蚓适应后,特别喜欢,两三天不见了,一点味道都没有。鼓励大家把狗大便拿来。狗粪蚯蚓塔。

 

 

社区货币没有进行的很好,还在摸索。

我们认为现在的经济体系快垮了。所以我们在做合作社。

在几个星期前,我们做的PDC的课程中,我们做的中水回收,然后循环利用。学员自己做设计。群策群力。斜坡有侵蚀的情况出现,我们解决它。主妇联盟的前理事主席,分享一些理念。报告完毕。

 

 

------------------------------------------------------------------------------------------

我们农场在山边,有野猪,如何有办法>

对不起,野猪还没有经验。帮忙留意。

 

水沟里种什么植物,渗到地下,无水情况会不会死掉?

我们会堆落叶,像海绵一样,就算入下去,整个地方还是潮湿的。我们种芋头,可以旱作。

 

水边的植物,土壤会不会太湿了。

地方本身排水不良,土地选择不是粘土的。

回顾推动普门的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挫折?怎么克服,怎么能做的好玩?

这是好玩的,欢乐的。把复杂的知识精简话,通过活动的方式,人得学习是这边进来,这边出去,深刻的学习是通过身体学习。过去有很多人提出了,但是只有普门发展这么快?因为普门一直做成人教育。做有趣的事情,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太苦了。

失败的案例却是有,和政府合作很辛苦,他们有计划,他们给长官看,食物森林是时间点不对。

 

农场的案例有没有?

在花莲推动普门的时候,很多农场就做了。在花莲有很多案例,国外也是有的。普门是没有标准答案,是设计者与土地互动的。

 

大陆,大部分的农民是爱这土地。农耕上的结构上,有没有什么建议?

有许多年轻人,厌烦了工作,离开都市,来到花莲。自己当农夫一个人,会有忧郁症,要一群人去当农夫。技术都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交流处经验。得到知识系统,还找到志工帮忙。社群要先建立成。

操作方法没有标准答案。因地制宜。考虑销售端需求。我可以给你架构。

 

近期有没有推荐工作坊

花莲有半农半x的工作坊,可以我们考虑一个。入门有72小时训练课程,2年时间10个设计案例。之后可以参加更进阶的课程。普门设计师养成课程。身边有许多天生的普门设计师。我们中国人又深厚的农业背景。所以我们只是需要启发而已。以后我们都是很棒的老师,都会带动身边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