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档案】:陆小曼:民国第一美人,绝世的红颜薄命!

标签:
道家术数体系癸水生殿南江碧水洞天谭涵易西山派方术典藏 |
分类: 易学天地 |
【命运档案】:陆小曼:民国第一美人,绝世的红颜薄命!
文/谭涵易
(1)

陆小曼,出生于1903年11月7日(农历癸卯年九月十九日)子时,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她与林徽因、周璇、阮玲并称为“民国四大美女”,她是民国十大才女中最为传奇,最有才华,人生最为坎坷,名气也最大,也是命中最为福薄的一位。以下就谈一谈她的命理。
其父陆子福,又名陆定,常州武进人,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民国初年,陆定任财政部赋税司司长、中华储蓄银行行长。其母吴曼华,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副宰相)吴耔禾之长女,外祖父吴光悦,是清朝江西巡抚。吴曼华多才多艺,对诗词绘画和古文学都有很深功底。
陆小曼幼时是在上海度过的。6岁赴京,7岁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9岁到14岁在北京女子中学读书,后转入法国北京圣心学堂,同年,陆定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英文。陆小曼天生丽质、美貌出众、生性超级聪慧,过目不忘,又肯勤奋学习。十六七岁已精通英、法两国语言,弹得一手好钢琴,并长于绘画,精通戏曲。
北洋时期的民国,时外交总长顾维钧要圣心学堂推荐一名精通英语和法语、年轻美貌的姑娘去外交部工作,陆小曼成为当然之选,从此陆小曼便成为顾维均的英法文随行翻译,从事了三年的外交部翻译工作。18岁时,陆小曼逐渐名闻北京社交界,她能诗善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能演戏,而且热情、大方、彬彬有礼,更能引人好感的是她那艳丽动人的笑容、轻盈的体态和柔美的声音。胡适说她是“北京城中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滴天髓》说:“己土卑湿,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论陆小曼的命格意向,依水木之狂盛,意在制止戌土之劫。年月二柱水木财官正旺,壬自亥出,癸卯合亥,运走癸亥甲子,出身名门贵族。
(2)
陆小曼的年柱为癸卯。癸水为偏财,卯木为七杀。论象:日支亥水为夫宫,癸水为婚姻副宫,卯木七杀为夫星。亥卯半合,星宫联结,主婚姻关系。癸卯的象,为陆小曼第一任丈夫王赓。
王赓出身官宦,清亡后家道己中落,却发奋求学,考取清华,是当时举世闻名的“神童”。《清华志考》:“王赓素聪慧,16岁毕业于清华,当时之罕见”。王庚得到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先后就读于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20岁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之时,在所有的116位毕业生中排名第14。在普林斯顿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进去西点军校接受陆军官的高等教育。他在西点军校毕业时的成绩是全校第10名,他的同学之一就是艾森豪威尔,第61名。
王赓回国后在北洋陆军部任职,巴黎和会时,他作为外交武官随陆徵祥出访,兼外交翻译。在那里,他认识了梁启超并奉他为师。
1922年,王赓遇到了陆小曼,一见倾心。同年二人结婚。婚礼浩大浪漫,有头有脸的中外来宾上百人,绝对算得上是当年独一份的风光。王赓与陆小曼的婚姻,是典型的上流社会半旧半新式婚姻。说旧,是因为双方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新,是因为这是两个开过眼界的家族之间的联姻。同时,这也是一桩很体面很风光的,绅士淑女、郎才女貌式的婚约,是天作之合式的婚姻。这一年,陆小曼19岁。
陆小曼与王赓。(图片5来源于网络)
1923年,结婚后第二年,王赓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了护路军副司令。1924年底王赓调任哈尔滨警察厅长。陆小曼随他赴任,陆小曼离开了熟悉的城市和集会,又跟着沉默寡淡的丈夫在风俗气候都大不同的东北生活,但是她实在不能习惯这种生活,选择返回北京,夫妻两地分居。其时,王赓托他的朋友兼师弟,那位家喻户晓的大才子,大诗人徐志摩帮忙开解照顾妻子,总是说:“我没空,让徐志摩陪你玩吧”。
徐陆两个人的相遇就像久旱逢甘霖,瞬间就激起了爱情的火花。陆小曼此后向王赓提出离婚,深爱陆小曼的王赓此时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1925年年底,陆小曼与王赓离婚。离婚时陆小曼年仅23岁。
癸卯水木是陆小曼命中的益神。王赓一生其实是深爱陆小曼。为了陆小曼的幸福,他选择了忍痛割爱,成全徐陆;离婚对于王赓来说是一件非常受打击的事情,尽管周围人都想给他介绍女子,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王赓此后再也没有娶过老婆。1931年徐志摩发生空难后,王赓担心陆小曼,来找她复婚,想要照顾她余生,但是陆小曼沉浸在痛失所爱的情绪中,并没有同意。1932年淞沪会战期间,王赓担任税警总团总团长,所部奉命在上海阻击日军,2月底王赓却突然失踪,担心陆小曼安危前去探望被日军抓捕。因临阵逃脱,又被民国政府以通敌罪判处监禁两年。1942年王赓因突发肾病病逝于开罗年仅47岁。
年柱癸卯与日支亥水天作之合,为月柱壬戌所阻。乙丑运卯木虚透于大运天干,是陆小曼命理中第一次婚姻的离婚之因。陆小曼离开王赓,代表离开了她生命中的益神,是她命运走向人生波折坎坷的转折点。癸卯带象,杀带财帽子。她选择离开的其实不止是贵气,还有富气。
(3)
陆小曼的月柱为壬戌。壬水为正财,戌土为劫财。壬水也是夫星,是夫宫亥水的原身,从夫宫亥水所藏透出在月柱天干,这也是一种星宫联结的方式,它也表示命理中的婚姻关系。这是她的第二次婚姻。
壬水正财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其象为徐志摩。壬坐戌上,戌土是火库,火是文化、文明、文字的象征,引伸为文库。这一位可是民国期间家喻户晓的风流大才子,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徐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戌土劫财,对于己土陆小曼而言,它是其他的女子,它的象就是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张幼仪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次年徐志摩则转往英国伦敦。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徐志摩1921年要求与张幼仪离婚。1922年张幼仪于柏林产下次子,并与徐志摩正式离婚。1928年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1949年移民香港,1954年与苏纪之医师结婚。1972年苏纪之医师去世,张幼仪搬往美国与家人团聚。1988年逝世于纽约。张幼仪是一位修行中国传统德性的女子,她是陆徐张三角关系中,有着最好命运结局的人,福禄财寿亲情皆有。徐志摩选择与她离开,也意味着选择离开他的天作之合和命里福气。
1921年秋天,以“特别生”资格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徐志摩认识了才女林徽因,徐立即被林的美貌和才气所倾倒,开始疯狂的追求林徽因,虽谈婚论嫁求而不得。1922年林徽因最终选择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恋。失恋的徐志摩其时受师兄王赓所托,帮忙照顾在北京陆小曼。两人在长久的相处中逐渐生出别样的情感坠入爱河。1925年陆小曼与王赓离婚,1926年徐陆二人结婚。这是一段不被世人祝福的婚姻。
婚姻并非是风花雪月。当恋爱时期的激情渐渐消退,面对他们的仍是油盐酱醋。结婚后的陆小曼,是个挥霍无度的“销金窟”,那时她的生活奢靡至极。她每天的生活就是打牌,时常在各大舞厅里跳舞至凌晨才回家,睡到下午才会起来;她还吸上了“止痛药”,有专门的佣人,有10个非常著名的镶钻大皮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衣服。

因徐志摩执意再娶一事,徐父早已断了生活后援。为了养这样陆小曼这一只“金丝雀”,徐志摩不得不同时担任5所大学的教授,在北京,上海等地飞来飞去。同时,他还写书,做翻译,倒卖古董,甚至做房产中介,只为能多赚一些钱。在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徐志摩北大教授级别的,每月1000大洋,而当时普通上海工人的月收入也不过是15大洋。由于过大的生活支出,且频繁来往于南北两地,徐志摩为了省钱,经常托朋友关系搭乘邮政飞机。
1931年9月11日,徐志摩与吸食鸦片的陆小曼争吵之后,拾起掉在地上的眼镜,搭乘邮政飞机赶往北京,不幸的是飞机触山,徐志摩遇难,完成了人生最后一首不可再阅的绝命诗。徐志摩的遗体从济南运回上海后,陆小曼见到了现场唯一的一件遗物——一幅山水画长卷。这幅画是陆小曼于1931年春创作的,堪称陆小曼早期的代表作,更为珍贵的是它的题跋,徐志摩把这张手卷随带在身,是准备到北京再请人加题,只因手卷放在铁箧中,故物未殉人。这一年,徐志摩34岁,陆小曼29岁。壬水坐戌土上,壬水虚透为升天。这就是徐志摩短寿的命理之因!1931年为未土之年,时在陆小曼的丑土大运5年之中。
徐志摩遇难之后,陆小曼此时究竟悲伤到什么程度,连郁达夫都觉得难以描写,陆小曼清醒后,便坚持要去山东党家庄接徐志摩的遗体,被朋友们和家里人死命劝住了。最后决定派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张幼仪所生)去山东接回。陆小曼看着这张画卷,想到徐志摩种种的好,自此,她一直珍藏着这幅画。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她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她怀念徐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
壬水的禄神是亥水,壬自亥出,己亥自合。壬亥本是一个人,它代表的是徐志摩在陆小曼心中的位置,这种爱是一生的。陆小曼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徐志摩是陆小曼一生的伤痛和怀念。
婚姻中的正确行止,是“来时珍惜,去时随缘”。陆小曼既没有做到珍惜第一段与王赓的婚姻,也没有做到珍惜第二段与徐志摩的婚姻。与徐志摩的婚姻只有短短5年的时光,生时不珍惜,死时却悲念。陆小曼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回来的,是过去”。纵然她心中丈夫永远是徐志摩,生死一别,阴阳两隔,又怎能找回?这对命运又有何益呢?
徐志摩的遇难,代表陆小曼命运的福祉,因她的行止而被上天收去。
(4)
陆小曼的时柱为甲子。甲木为正官,子水为偏财。甲木也是夫星,是从夫宫亥水所藏透出在时柱天干,子水与亥水同一五行,是婚姻的副宫。这也是一种星宫联结的方式,它也表示命理中事实的婚姻关系。所以时上甲子这一柱,与己土作合,就是她的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
甲子的象,就是翁瑞午。甲-子-亥这三个字,由日支相连至时柱,他就是在徐志摩身后,照顾陆小曼后半生的生活,直至晚年之人。
翁瑞午字恩湛,男,1899年出生于江苏吴江,清末历任桂林知府的名画家翁绶琪(字印若)之次子,香港英国皇家学院肄业。翁瑞午从小接受正规的文人教育,随赵叔儒学书画,随况周仪学习诗文,也会唱京戏昆曲,深得梅兰芳赏识,又随丁凤山学习中医推拿。20多岁在上海开业行医,汽车代步,成为沪上名人。30年代在江南造船厂任会计处处长。又在李祖韩手下任中国营业公司的买办。他擅长行书,小楷,花卉,诗文出口成章,富收藏,和张大千,赵眠云,江小兼等人交情深厚,是民国间上海滩著名的文人公子。甲坐子上,子亥相连。虽说是出身是官二代,但毕竟水泛木漂,成就有限,故只是个文人公子。
陈定山在《春申旧闻》记载:“陆小曼体弱,连唱两天戏便旧病复发,得了昏厥症。翁瑞午有一手推拿绝技,是丁凤山的嫡传,他为陆小曼推拿,真是手到病除。翁和陆之间常有罗襦半解、妙手抚摩的机会。”。
陆小曼在翁瑞午给她推拿治病的时候曾问他:“瑞午,你给我按摩确实有效,但你总不能时时刻刻在我身边啊,你不在的时候万一我发病的话,有什么办法呢?”翁瑞午想了一下,对陆小曼说:“有是有办法的,但这个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好采用的。”陆小曼连问是什么办法,翁瑞午就说:“吸鸦片。”。可知在当时的医学界,鸦片仍被看做是一种药品,有镇痛的作用,翁瑞午根据陆小曼的症状让她适当使用。陆小曼也就慢慢地吸上了。
翁瑞午对陆小曼医治十分用心,她几次疼痛昏厥都是翁瑞午救治复原。病痛缓解后,陆小曼的脾气也逐渐好了起来。翁瑞午在文学戏曲上也有造诣,和徐、陆个人交际十分得宜。因为翁瑞午时常入内室为陆小曼推拿,而陆小曼对待他又十分亲近。渐渐地就有许多不明不白的传闻。但是徐志摩不以为意,而翁瑞午和陆小曼对待流言也都很坦然。徐志摩往返北京时,总是托翁瑞午帮忙照顾留在上海的陆小曼。
可是鸦片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自陆小曼吸食鸦片后,家中又养着佣人、厨师、车夫共十几个家仆,徐志摩的开销又加大了,他一度四处奔走,上课,演讲,撰稿,但仍难以维持陆小曼的开销和排场。翁瑞午对徐志摩家时有资助,为此不惜变卖家藏的字画。徐志摩往返上海时,也常见自己的妻子和翁瑞午两人,一起在客厅里的烟榻上隔灯并枕,吞云吐雾。虽然是相信妻子和朋友,但他心中的滋味是什么样子,这种滋味外人不好言述,也就很难体会了。
翁瑞午自1931年在徐志摩空难后,搬进陆小曼的家与她同居,并全盘照料起陆小曼的起居生活,直到翁瑞午1961年病逝为止,共计30年。
翁瑞午的发妻是陈明榴,育有五个子女。在整个民国期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翁瑞午在养家活口的同时,不间断地供养开销甚大的陆小曼,每逢阮囊羞涩,就变卖祖上传下来的书画古玩。陆小曼向他约法三章,不许翁抛弃发妻,她也不愿和翁名正言顺地结婚,宁愿保持着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直至1952年翁瑞午的发妻逝世。
陆小曼说她对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当时身边亲友不赞成她和翁瑞午的这种关系,要她与翁瑞午断交。胡适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他向陆小曼提出,只要她与翁瑞午断交,以后一切由他负全责。陆小曼委婉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她当时对人说:“瑞午虽贫困已极,但始终照顾得无微不至,二十多年了,吾何能把他逐走呢?”。
从1931年至1952年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陆小曼在翁瑞午婚姻中是第三者角色,是他的婚外情人。徐翁二家,其实都不认可这一段不明不白的婚姻。象法:日支亥水是陆小曼的家,时支子水是翁瑞午的家。虽是日时亥子二水近贴相连,亥水的家终究进不了子水的家!
(5)
1925年,陆小曼决意与第一任丈夫王赓离婚,其时己身怀一个孩子。王赓忍痛成全陆徐二人时,他并不知情。陆母曾劝陆小曼将孩子生下,陆小曼怕王赓知道后反悔同意离婚之事,偷偷做了人流手术。在手术期间出现了差错,导致她无法再生育,也成为她一生的病痛之因。虽说命理日元己土以庚辛申酉为子女,柱中不见,或会命中无子无女。这是陆小曼在行止中的第一种德性有亏!也是最削其福祉的有亏!
陆小曼出身名门贵族,先嫁贵夫,再嫁富二代才子,这二人其实都是她命运中的金山银山,也算是天作之合,上天给她带来的深厚福祉。而陆小曼身在深厚福祉之中而不自知。先是自弃金山,后又销其银山,她对银山并无一丝体谅,不思珍爱,不思尊重,不思惜福,而挥霍无度,奢靡至极。这是陆小曼在身心行止中的第二种德性有亏!
鸦片对人的损坏人尽皆知,陆小曼原本身体就不好,不到中年牙齿就烂光了,“见她病恹恹躺在长椅上,满口牙齿脱光,牙龈漆黑。”。虽然翁死后再无吸食,此时的她,牙齿脱离、瘦得脱相,年老色衰。吸食鸦片,这是陆小曼在身心行止中的第三种德性有亏!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因病去世,终年62岁,死时身上只穿一件破烂的棉衣,灵堂前仅有一位生前和她撕扯、谩骂不断的朋友为其作挽联,葬礼更是凄清。陆小曼一生无儿无女,死前有一个遗愿,希望能和徐志摩合葬,遭到徐家断然拒绝。陆小曼火化后骨灰无人认领,后不知所踪。1988年,陆小曼的侄女在苏州东山华侨公墓,给她修建了一座衣冠冢,上写“先姑母陆小曼纪念墓”这九个字,诉说着凄清。
陆小曼,这一位曾经的民国第一美人,这一位“出笔多高致,一生半累烟云中。”的才女,而上天给她的命运,结局是如此荒凉凄惨如斯!陆小曼的三种德性有亏,以致于那怕上天一开始给她再深厚的命运福祉,也在她的前半生中被她生生削尽!这就是她后半生的悲惨之因!
命运的福祉,从来只与一个人的德性与正确的行止有关!它才是命运的本质规律,可惜今天那些研究命理的人,很少再有人相信这一点了!
谭涵易 2022年4月20日于广东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