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崇宁通宝长尾通小平银钱》暨鉴赏
标签:
北宋首发极罕崇宁通宝长尾通小平银钱收藏 |
分类: 宋代银钱 |

崇宁通宝,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之铸币。因该钱钱文乃宋徽宗以自创的瘦金书体并御书钱之一,其瘦金书隽美无比,铁画银钩,史来泉名甚为响亮,乃古泉收藏者必藏之泉品。
在崇宁钱中,瘦金书是其典型钱文书体,行用钱主要为光背制式,因笔划和字形差异而致版别较多,常见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共四等。总体上崇宁通宝钱遗存较丰,其铜钱不难收藏,各版式钱多少不一,价值亦因此而有不同。

我们知道,宋代尤其是北宋年间,有铸银钱用于赏赐之习,几乎所有年号皆见银钱,形制大小不一,相对小平居多。然而,由于银钱的用途非流通使用,故而其史铸量少,遗存更少,可以说,宋代银钱枚枚珍贵难得,即使同版铜钱为普品,然同版银钱则成为珍品。
宋代银钱乃愚钱币收藏其中的一个小专题,数年来,已经公开展示鉴赏过一百余枚。是故,今日赏泉,再将帐中所藏一枚难得一见的“崇宁通宝长尾通小平银钱”择出,拍照亮相,公展鉴赏于此,以飨泉好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崇宁通宝”四字,瘦金书体,旋读,光背。首先可见,其“通”字最后一笔捺笔划拖长,正是崇宁通宝钱比较知名的版式“长尾通”,而再观“寳”字,则见其下“貝”狭长,全称即是狭宝长尾通这一版式。其次,本品钱体虽小,然钱文之瘦金书却标准典型,笔划横直竖立,铁画银钩,力道十足,风格鲜明。其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彰显徽宗非凡手笔,乃正点的崇宁钱瘦金书之书相。无需再表,品文识书,钱文盎然神韵,正是徽宗官炉原铸之貌相,其门得开,没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而观,本品铸制规整有加,其直径约为24.37毫米,重约4.96克,铸体厚薄适中(宋代小平银钱的普遍特征),小平形制。可见其制式面窄缘,背缘略宽,稍有移范现象,穿廓细窄。其铸体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续观字廓,轮廓分明,笔划清晰,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毫无做作之态。至此,无需细表,观铸识体,本品规整干净之铸相,凸显官炉品质,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深灰包浆裹缚,深灰中泛出栗色,深浅相间,分布凸显自然,浆质可谓踏实而不虚,纯真无邪。由此,结合重量比,则可断识其材乃为银质无疑。本品乃早年东北罐装窖藏所出,未曾上手把玩,故未见露出明显银白色,乃属原汁原味出罐之锈相。而据此包浆皮壳辨识,正是古银钱独有之包浆质色质地无疑。藉此,毫无疑问,辩锈识浆,本品包浆昭然一派自然天成,耄耋之相,其门洞开,自当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崇宁通宝瘦金书狭宝长尾通小平银钱”,三相一材,正是开门见山,过关斩将,真实到代之品无疑。就之前的泉谱来看,均未见载入此版式银钱,广为检索,亦未见公展。故而,此枚银钱,虽不言孤仅,然亦可谓极罕见之品,且因银而罕而珍,颇具收藏价值,正是不言而喻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