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珍泉之《靖康通宝楷书折二大样》鉴赏2

标签:
北宋珍泉靖康通宝楷书折二大样收藏 |
分类: 两宋 |

靖康通宝,乃为北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所铸之币。该钱为北宋货币最后一铸。计有元宝、通宝和重宝三种宝文,形制小平到折三等,书体篆、楷、隶,版式多种,制式细缘、窄缘、宽缘几种,突出体现了北宋最后时期制钱标准的混乱现象。其主铸材质青铜与铁,亦见有银钱存世。
因宋钦宗在位时间仅一年北宋即亡,故而靖康钱的铸量有限,导致遗存不丰而成珍泉。长期以来,备受藏家推崇,名气盛大。虽然如此,也并非其存世仅几,这从泉谱录入制式版式多种就可看出。在靖康钱中,相对而言,多数通宝的珍稀度又高于元宝。

在靖康钱中,其珍稀度高的推崇原因之一,有因北宋亡于金,后世在对待上也包含了一种情绪化的色彩。尽管如此,其仍为公认的北宋珍泉,如此便不赘述了。之前,愚曾经展赏过自藏的一品靖康通宝楷书折二大样铜钱。是故,今日赏泉,再将愚帐中所藏另一品版式和制式以及锈相不同的,“靖康通宝楷书折二大样”铜钱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再飨泉好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靖康通宝”四字,楷书书体,直读,光背。虽然锈痂裹缚,笔划亦见有所粘连,然仍可感其字书写较为端正,笔划横直竖立,整体书意和风格古朴而自然,合乎其时代特征,亦与谱载之品其中版式无二。是故,无需细表,品文识书,本品书相显示,其乃官炉铸品无疑,其门得开,没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直径约为29.61毫米,重约10.04克,厚薄适中,依泉谱所定可视为折二大样。续可见其宽缘制式,穿廓面细背宽,颇具个性。其铸体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再观其字廓,面背轮廓分明,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其中文字笔划有粘连现象,然凸显自然。毫无疑问,观铸识体,本品铸相是为其时官炉出品,其门又开,无话可说。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靖康通宝宽缘楷书折二大样”铜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正是开门见山,毋容置疑之品。如前所述,靖康钱存世十分有限,然亦非仅几,作为传统认识中的珍泉,其较高收藏价值仍在,值得我们善存珍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