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评级非彼评级——关于“极罕见”与“罕见”的古钱币评级等问题

(2023-11-25 07:39:35)
标签:

关于“极罕见”、罕见

等问题

时评

分类: 杂谈随笔

此评级非彼评级

      ——关于“极罕见”与“罕见”的古钱币评级等问题

 

不少初学泉友问,为什么我的古泉藏品及其鉴赏文章中,常用极罕见罕见的词语,表示不太理解,有的甚至颇有攻击性微词。基于此,今天就这一问题在此做一个统一的回答。

其实,所谓极罕见”“罕见是泉界的一种针对某古钱币存世量的估量用语,是一种针对古泉存世量及其珍稀度的大概评定(鉴于古钱币的特殊性,很难绝对化)。

而这种存世估量用语,在一些泉谱上常用,最具代表性的是洋洋巨著《中国古钱币大辞典》一书,其针对某泉使用极罕见罕见、“较罕见”“较常见”、常见等来作为珍稀度的评定。

而另外一种评定珍稀度的用语,是借用我国馆藏文物的评定用语,即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类推。这种评定用语,主要见于2004年出版的由华光普先生编著,国内普及率最高的泉谱《中国古钱大集》一书中。

再有一种珍稀度评定方式,是民国时期的,以无定价五百元三百元、“二百元”等直接市场交易价来说明和评定古泉珍稀度及其价值,最具代表性的,为民国时期由丁福保编著的《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两本最为著名的泉谱书中。这种方式因直接以交易价格论珍稀,较为主观和狭隘(如同一泉品,不同的人购入资金是不同的,且货币不同,通货膨胀率不同,导致货币贬值、货币换代等原因,往往难以说明问题),故而,后来的泉家著书,便基本不采用此方式了。

故而,“极罕见”、相当于珍稀度最高(孤仅或者存世以几枚、十几枚计),罕见表明珍稀度较高,存世量有限;而,一级二级也是珍稀度很高的泉品,存世量相当有限。两种关于古泉珍稀度的评定用语,各有特点,以极罕见、罕见等的用语相对更为客观一点,而一级、二级相对略显主观(其基础还是得建立在极罕见还是罕见的基础上)。不管怎样,这都是可以的,它告诉收藏者、爱好者,某古钱的稀有程度和可能达到的价值。而收藏古钱,当然要了解某钱的珍稀度如何,以便估量其收藏价值高低,这是每一个收藏者都期望明确的概念。

而当今的另一种热乎的评级,即我们所周知的装盒子的那种“评级”,与上述评级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装评级盒子,本身是舶来的西洋方式,并不是中国本土产物,其主要是针对近代各国的银币品相来做一种给分值的评定,其使用“得分”的用语,譬如“原光”、“90分、“85“80、等分值来表明该币品相的等级好差。“原光”或者得分越高的,表明品相越好,相对价值也越高。

换言之,得分多少,是无法表明或者估量该钱币的存世量及其珍稀度的,当然也无法证明其真伪(就品相而言,有高仿币也是可得很高分的)。这也是如今不少钱币收藏者存在的一个很大困惑,即在藏品装入评级盒子后,只能看到一个表明品相好差的分值,无法搞清楚也整不明白其珍稀度及其价值究竟如何,而且各家评级的商业公司,即使同一枚钱币,说法以及得分往往也不一样的。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个人见解,希望能给那些不明白极罕见罕见意思的收藏爱好者有所解惑。且对我使用“极罕见”、“罕见”用语颇有微词的人一个回应。

此评级非彼评级——关于“极罕见”与“罕见”的古钱币评级等问题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