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特大型》铜钱鉴赏

标签:
金代罕见泰和重宝篆书特大型收藏 |
分类: 辽金西夏元 |

金代“泰和”年号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金代铸币之一,也是金代铸钱美书美制的典型代表。其铸行于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其分别有通宝、重宝以及后发现的元宝,书体有楷有篆,主铸材质青铜,形制大小不一。其中,泰和重宝篆书钱发现早,入谱早,知名度高。虽然至今天此钱总体上遗存相对并不罕见(主要是指折十型),然而,无论大小,仍为藏家宠儿,乃必藏之品,其收藏价值从未有过下降。
其中的泰和重宝篆书钱,从亦今所见来看,其属于金代铸币中唯一制式特色最为丰富的钱。既有遗存相对最多的光背钱、还有合背钱、面背四出纹钱、背兔钱、背四出星月纹、重轮钱,形制有以及小平、折三、折十和特大型等等。此外,后世还铸有一些背人物花卉纹的厌胜钱。之所以如此,乃因为“泰和”二字更具有吉语的属性矣。

阅谱可知,到代的泰和重宝篆书钱,有特大型一式以及细缘和宽缘不同制式,遗存相对不丰,收藏实践中不多见。早前,愚曾经展赏过自藏的特大型银、铜两品。时至今日,检点帐中所藏,还有一品老生坑铜钱,出土多年。是故,今日赏泉,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钱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泉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泰和重宝”四字,篆书书体,直读,光背。可见其字书写十分规矩规范,笔划粗细适当,横直竖立,间隔有距,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其中,“重”字的笔划特征与折十型有别,是其书相识别的主要个性点。无需赘述,品文识书,其整体书相规矩端庄,是为其时泰和官炉出品,一目了然,开门而无二话可说。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十分规整,直径约为54.94毫米,重约43.49克,铸体厚薄适中,超折十型,可谓之出号大钱形制。其制式为中宽缘,窄穿廓。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观其字廓,轮廓分明,线条清晰,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正是恰到好处(伪作做不到这一点)。是故,无需细表,观铸识体,此等铸相,正是泰和官炉出品无疑,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锈痂裹缚,绿锈点染,红斑崭露,黑褐色皮壳叠嶂,深浅相间,分布十分自然。其出土于上世纪山西坑口,锈相已然趋熟。测其锈痂皮壳,坚实不糟,老而弥坚,真实锈相,伪不可及,识者立明。再察材质,青铜质地确定,铜色陈旧感十足。如此,辩锈识浆,无需赘述,本品锈相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其门洞开,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泰和重宝篆书特大型”铜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开门见山之品,无可质疑之处。如前所述,此型泰和大钱,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在收藏实践中亦是不可多得,存世量有限,尽管其入谱记载早,早前定级也不是很高,然其收藏价值仍然不低,正是物以稀为贵,以名为重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