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北宋《咸平元宝折十·大型》铜钱鉴赏

分类: 两宋 |

咸平元宝,乃北宋真宗赵恒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所铸之币。该钱钱文楷(真)书,旋读,传为真宗御笔(故在北宋楷书钱上,后世皆称为“真书”,其因即为此),该钱主铸材质青铜。咸平元宝铸相精整,小平形制为主,亦有阔缘厚肉之式,在北宋铸币中颇具特色。
咸平钱除上述之外,谱载有一品“咸平元宝折十”大钱拓图,批铸曰为早年张叔驯所藏,定为北宋珍泉之一。尽管该泉被视为相当珍稀之品,早年又为名家所藏,但并不意味着仅此一枚,后来或者他人完全可以另发现而再获得,其原因乃泉律使然矣。

此外,北宋铸钱非一地所铸,故而不同地钱局所铸之同一性质钱尤其是大钱,便可能或者说必然会出现书相铸相上的差别,从而形成不同的版式。这不,根据愚自藏的咸平元宝折十型钱来看,便有不同的版式(大阔缘饼钱除外)。之前本人已经公开展赏过两品版式有别的折十大钱,经过实物实证,已经可以确定如此。
是故,今日赏泉,再行检点愚帐中所藏,则有另一品径重皆更大的咸平元宝折十钱,书相版式亦不完全相同,可以确定是真品之不同版式。藉此,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遣之于此首次公展鉴赏,实物说话,以飨泉界藏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咸平元宝”四字,书体亦楷亦隶,旋读,光背。其中,“元”字为左挑元,隶书写法,独具个性特征,余三字字体则为楷(真)书。可见其字书写端正规矩,笔划粗遒,横直竖立,力道十足,文字大小适中,布局协调,元字一撇接廓。有泉识者知道,该钱个不同版式最大的相同处是“元”字的写法风格,本品亦无例外,不再赘述。藉此,无需细表,品文识书,本品书相十分正点,风格鲜明,正是那折十大钱之应有之貌相,此门得开,无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有加,直径约为43.15毫米,重约36.91克,铸体颇为厚实(初铸足料),折十形制确定(较之另外版式直径更大,是已经为止该式钱直径最大者),可谓大型之版。其制式为中宽缘,穿廓较粗,尤其是背穿廓较之其它版式更粗更宽大,显然是另一版式无疑。在观其铸体,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观其字廓,轮廓分明,线条清晰,字廓深竣挺拔,鼓凸更是自然有度,恰到好处。无需赘述,此等铸相,堪称足料优良,具备样钱之范儿,乃真宗时期官炉出品确实,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锈痂裹缚,一身老锈,生中见熟,上世纪出土,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细察之,可见锈痂紧实,皮壳叠嶂,异常老道,可抗刃击。些许绿锈犹存,可见红斑崭露,横秋老气一眼可识,十分的地道。再察其材质,青铜质地,铜色亦是异常老旧。毫无疑问,辩锈识浆,本品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大门洞开,广阔天地,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咸平元宝折十大型”铜钱,三相一材,开门见山,真实到代,任你瞎喷,巍然屹立矣。如前所述,根据愚自藏多品来看,咸平元宝折十钱,确有不同版式,大小有别,大者如本品,小者直径41毫米左右,重量略轻。实物实证说明,该钱绝非早年张叔驯仅藏,其品非止一二,却还有不同径重之版,而这也是古泉史铸之实际,后人仅根据自己所藏,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有局限性,此乃泉律使然。当然,不管版式如何,该泉均属珍稀难得之品,在今天仍然如此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