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珍瓷《钧窑玫瑰紫乳钉鼓式洗》鉴赏

标签:
北宋珍瓷钧窑玫瑰紫乳钉鼓式洗收藏 |
分类: 瓷器 |

钧窑,乃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属北方青瓷系统。据考,其始创于唐,兴盛于北宋晚期,其黄金时代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公元1101—1125年),以后历代皆有所造。它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在瓷坛独树一帜。
北宋钧窑钧红釉的创烧,成功开辟了新的美学境界,并对后代陶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宋钧官窑将钧瓷窑变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钧瓷艺术的辉煌,并使钧窑成为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得以名留青史。
宋徽宗时期(公元1101—1125年),是钧瓷发展的鼎盛时期,据传宋徽宗曾经下令设立了专门为皇宫烧制精品的“官窑”,并把钧瓷列为皇室的“御用珍品”之一。由此可见,钧瓷独特的窑变美,也征服了宋徽宗这位艺术鉴赏力非凡的皇帝。

对于宋代钧窑瓷器来说,古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说,表达了宋钧瓷之珍贵,由此也造成了后世度宋钧瓷存世量的诸多臆估,与宋汝瓷一样,存世仅多少件等,譬如,央视的国宝档案在介绍一件宋均乳钉鼓式洗的时候就曾说到,其存世仅五件,臆估瞎猜由此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有关宋钧瓷的书籍和鉴赏文章颇多,资料不难查找,故此不再复述。之前愚亦曾展赏过数件自藏之宋官钧窑瓷器。今日赏瓷,特再将所藏之又一件精美的北宋钧瓷乳钉鼓式洗帐中择出,拍照亮相,公展鉴赏于此,实物实证,也印证了上述央视节目里所谓的仅存世五件之说实乃谬误矣。


鉴赏此器。可见其腰上下两排乳钉,平口有深度,三花式足,确可定其为“洗”之器形,进而其型有似鼓,故可命名其乃鼓式洗,而非盘,更非什么花盆托。续可见其釉,鲜明的钧瓷窑变之色,外壁玫瑰紫红有深有浅,变幻多端,釉厚而浑活,釉层乳光莹润,层次丰富,具有较强立体之感。


续观内壁,天青色,有开片纹,鱼子纹、蟹爪痕、蛛丝张网,尤见蚯蚓走泥,各表象特征彰显其乃到代真品无疑。其底酱色护胎釉,中心刻一个“十”数字,这显示了本品是一套十个的大小套件中排第十最顶层最小的那一个(宋钧瓷盘或洗,以烧制大小套件为特色之一,故而,不少类似单件均可见底部有不同的数字)。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件“钧瓷玫瑰紫乳钉鼓式洗”,釉相、色相、形相与质感,均显其乃北宋钧窑烧制之品,开门见山,无人置疑,甚是珍贵难得。如前所述,本品与央视《国宝档案》展示品的品貌基本一致,只是底部数字不同,本品更小。这也表明什么存世五件之说确实荒谬,不可置信。
当然,这种毫无根据的臆估古代器物存世量的行为,也是这些年来,收藏鉴赏界的一种相当严重的陋习,似乎不弄出一个存世量有限或者一件几件的概念来,就不能显示作为专家的水平,不能显示博物馆藏器物的珍贵似的。一句话,如此的陋习再不改,是真的对不起我们那数不清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之巨量成就成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