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见的战国《货·圜钱》暨鉴赏
(2022-12-14 07:48:26)
标签:
战国首发极罕货圜钱收藏 |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
圜钱,乃为战国中晚期先后铸于周王畿、魏、秦、赵等地的一种圆形圆孔钱,其铸相制式面背无廓,边缘斜切,面小背大;穿孔斜入,正面大于背面。其形制大小不等,面文多种多样,主铸材质为青铜,是中国历史上货币制式由布、刀币向方孔钱过渡时期的产物。
在之前的若干泉谱录载之中,已见的圜钱铭文大约有十余种,面文字多者几字,少者只有一个字,只要是记地纪名,形制大小不同,遗存则有珍亦有普,甚至也有如“共屯赤金”等授爵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品。
真正了解泉史的知道,二千多年过去了,这种铸于战国中晚期的圜钱,其铭文究竟有多少,我们其实并没有尽知通晓,有的发现早录入谱中,有的发现并披露很晚,甚至一直未曾公开披露过,因而长期不为泉界所知晓。一句话,历史上尤其是高古时期的古泉铸制复杂多样,后世的发现客观上是一个逐步而又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不断有新的发现,便丝毫不奇怪,只要其经得起三相一材和历史背景诸方面的考辩即可。
时至今日,再检点愚帐中所藏,则见一品铭文为“货”字的圜钱,迄今为止,从未见公开披露过,当然亦是不为谱录,是为创见仅见。是故,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遣之于此首次公展鉴赏,以飨泉界,再为战国圜钱补珍一种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穿右一个“货”字,大篆书体,背平无文。可见该字笔划纤细匀称,笔划横直弧畅,整体书相古朴自然,毫无做作之态,可以确定其乃其时官炉铸品无疑。而“货”字,在古代有“财物”、“货币”之意(《汉书·叙传》:“货自龟贝,至此五铢。”)等等。此外,在王莽时期还铸有“货泉”名称的钱币,因此,“货”字早在高古时期就具有货币之含义,可谓由来已久,其出现在圜钱上就并不奇怪了,此不多议。是故,品文识书,本品书相铭文皆开门,无需置疑。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规整有加,其直径约为42.25毫米,重约16.76克,铸体厚肉较为厚实,圆形圆孔,无廓平背,其中,面孔斜入大于背孔,轮边斜切面小背大,乃具备到代圜钱制式之典型的穿口轮边特征。粗可见其地章平整,穿孔轮边轮皆为干净,文字笔划纤细,干净无粘连,深竣而清晰,鼓凸彰显自然有度,可谓不高不低恰到好处。如此,观铸识体,无需多言,本品之铸相显示乃其时官炉所铸优品,铸相工整干净,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呈现为半生半熟坑之锈相,绿锈红斑,真真切切,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于陕西咸阳坑,已有近四十余年时日。可见其身锈痂裹缚,皮壳叠嶂,包浆凝重老道,分布亦是深浅相间,凸显自然。续可察其锈痂皮壳老而弥坚,可抗刃击,一派横秋老气之相,千年岁月磨砺之特征明显,一目了然。察其材质泛红,乃青铜质地确定,铜色更是自然陈旧。无需赘述,辩锈识浆,本品锈相可谓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盖天下之新伪绝不可得,其大门洞开,当为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货”字圜钱,三相一材,一眼大开其门,毋容置疑,是为真实到代之品可得确定。而此铭文圜钱的发现,为战国圜钱的铭文品种再新添一品,对于我们认识研究圜钱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收藏来说,因其罕少而至价值甚高。一言以蔽之,它的亮相,将使我们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战国圜钱的铸制情况,一改谱载圜钱铭文品种长期以来皆无大的改变与充实之情况。而至于为什么发现很早,直到现在才披露,这里不讲故事,泉事复杂,披露早迟各有其因,无论披露早迟,皆只能是看其三相一材实物如何,是否过关,而非披露于何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