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罕见的明《成化金黄地五彩浮雕鱼藻纹大碗》鉴赏
(2021-10-31 07:23:26)
标签:
明代极罕成化五彩金黄地浮雕鱼藻纹大碗收藏 |
分类: 瓷器 |
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制瓷量大、品种丰富,后世多有典籍明文描述记载。根据概率论原理,其遗存下来之数量亦应该是水涨船高。然而,由于后世对成化瓷器的推崇,使之逐步被神秘化。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为凸显成化瓷器之珍贵,只有将其存世量估计往少的方向描述,长此以往,一个明代产瓷量最大的时期,遗存实物反倒变得很少了。这便是成化瓷器走向神秘以及存世量走向罕少的基本认识轨迹。一言以蔽之,关于成化瓷器的遗存量和品种,皆是后世好事者人为主观描述的结果,非为实际情况所致矣。
事实上,成化瓷器种类较多,斗彩、青花、五彩、各色单色釉等,几乎无不包揽。然这些成窑产品中,又因制胎施釉描纹的精细程度不同,而分等级。这在明代天启年间刊行的《博古要览》中有“成窑七品,无过五彩”之说。然这仅是以彩种而言的划分,未曾以宫廷用器和民间用器的精美度为划分(五彩并非宫廷专用器)。尽管这样,它表明成窑是有等级之分的。而这种分级,显然应该是御窑所烧宫廷用器为首,是以精美度来划分,而非彩种。如此,才能合乎逻辑,才能准确表达成窑七品的基本分等原则。
余不多言,今日赏瓷,再将愚成化瓷器专题收藏系列中的一件珍美无比的金黄地五彩大碗帐中选出,拍其照亮其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一番,实物实证,客观描述,再证前述所言不虚,再飨瓷好矣。
鉴赏此器。一眼可识,器形乃为碗,整体完整无暇。口径约为18.2厘米,属大碗之器形。其形制胎规矩,浑圆饱满,胎体薄而敲击响声如磐,清脆悠绵,可谓制作十分精到。续可见其彩为外壁黄地,内壁金地,内碗底则是粉彩为地。再见其通体纹饰,乃以凸雕线条鱼藻纹和花卉纹,并施以五彩,形成外嫩黄,内金光灿烂之极为鲜艳华贵的面貌,正是非宫廷用品莫属矣。
其纹饰线条流畅,画工一流,且具有鲜明的成化鱼藻纹风格。续察其釉彩,可见局部彩上已有瘢痂,显示其历经岁月洗礼,老相凸显。碗底可见,粉地红黄蓝三彩描花卉纹,中间红彩金线双方框款识,内黄彩书写“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文,其字楷书书体,书意爽真而自然。无需细表,诸般特征,可证其乃成窑出品,开门难疑之品。
一番鉴赏,简而言之,此件“金黄地浮雕鱼藻花卉纹大碗”,华贵之风彰显,乃为一件难得的成化官窑宫廷用品,难以置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并非妄言。正如之前前所述,成窑瓷器遗存品种甚多,小件大器,彩种斑斓,琳琅满目,自然是那件炒作极其过度之鸡缸杯完全不能相比的。尽管有人仍然难以脱离俗套而不认,然这并不要紧,之前未见过的东西,真实存在,最终仍然是真实的,主观毕竟无法战胜客观,此乃不破真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