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罕见的明代珍泉《天启通宝背二镇库大钱》鉴赏

标签:
明代极罕天启通宝背二镇库大钱收藏 |
分类: 明清 |

天启通宝钱史上有两铸,一为元末徐寿辉所铸,称“徐天启”;二为明代所铸,称称“明天启”。而后者乃为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所铸。明代天启钱,通宝为宝文,总体铸量较大,铸局较多,版别亦是较繁复,据统计约有五十余种。主铸材质黄铜,亦有少量红铜或青铜者。其形制为初期铸小平钱,后来开始铸当十型大钱。
明代天启通宝钱主要有光背无文和背文两大类,其背文比万历钱复杂,分记重、纪值、记局、记地等。在这些不同背式中,有的遗存丰而收藏价值较一般,有的则因遗存少甚至罕少而成明代珍泉。

阅谱可知,明天启通宝钱中有二珍罕式,谱批“镇库大钱”,即“天启通宝光背、背二”大钱,径约57—58毫米。此两式钱为明天启通宝钱中最为罕少者之一,有谱定其一级,位列明代珍泉之册,一般难见实物,收藏价值甚高。
藉此,检点愚帐中所藏,两钱皆有所藏。其中更珍罕之“背二”大钱乃未披露展赏者。是故,今日赏泉,特将其帐中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泉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见,本品面文“天启通宝”四字,直读,背穿右铸“二”字,皆楷书书体。可见其字笔划粗细得当,间隔有距,横直竖立,清晰而又彰显十分力道。整体字形稍偏小,布局协调,个性鲜明,古朴之意盎然崭露。无需细表,品文识书,其书相显示,乃天启二年官炉原铸之大钱无疑,乃非流用而属镇库之用(此采纳前辈泉家之定性),其门得开,无需赘言。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精整,直径约为57.15毫米,重约58.49克,铸体厚薄适中,明显大于折十型,确为非流用出号大钱之类。其铸相显示,宽缘粗穿廓,铸体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观其字廓,轮廓分明,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无需细表,观铸识体,本品如此铸相,非官炉出品莫属,伪不可及,其门再开,显而易见。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识其乃熟坑锈相,出土甚早,传世有日。其身锈痂裹缚,包浆皮壳生成,叠嶂而富有层次,深浅相间,分布亦是自然。测其锈痂皮壳,老而弥坚,附着紧实,伪仿者不可得之。续察其材质,黄铜质地,铜色自然老旧明显。藉此,无需赘述,辩锈识浆,本品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横秋老气,其门洞开,自当不在话下矣。

至此,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天启通宝背二”大钱,镇库之属,三相一材,可谓一眼开门见山,无可置疑。如前所诉,从收藏实践来看,此钱虽有伪作仿品流世,然三相一材皆难过关,可谓真品难得一见,其乃明代之珍,最高定级并非虚言,极具收藏价值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