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珍泉《永安五百》铜钱鉴赏

标签:
五代十国珍泉永安五百收藏杂谈 |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

永安五百,乃为五代十国时期幽州刘仁恭父子所铸之币。该钱已经入谱记载的品种分别是“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共四等钱。主铸材质为青铜和铁,形制大小不等,书相粗遒,铸体皆厚重。
在永安系列几等钱中,永安五百径接近通常折十,厚重,书相率意莽壮,铸制较精。根据收藏实践来看,其存世相当有限,是永安四等值钱中最为稀罕者之一。故而,其是五代十国钱币收藏中极具个性特征的公认珍品之一。
对于永安五百钱来说,早前有谱载并曰其“世仅二品”,此说缺乏依据,不合统计原理,乃为著谱者之臆估,不可采信之。但在同时,也正因为其珍,该钱也是伪仿的重点对象,市面不乏伪品流世。

事实上,该钱虽然十分珍稀,然除了早前泉家所见那二品外,其实还另有遗存。有幸,愚曾经猎获该钱,藏于帐中。时至今日,让其现身亮相,特将其帐中选出,实物拍照,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泉好,以证上述之言不虚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五百永安”(该钱文字排列独特,按照钱币文字天头首字起读的基本原则,则其“五百”在前起读,只不过长期以来,约定俗成而读“永安五百”),直读,光背。鉴赏其字可感其书体隶书,略含楷意,笔划粗遒,笔划虽有粘连,然可见其书写率意自然,凸显力道,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如此,无需细表,品文识书,本品书相风格特征无异,正是其时官炉出品之貌相,其门得开,难有二话。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规整有加,直径约为38.91毫米,重约31.81克,铸体厚实,较之通常折十形制略小。其铸相显示,中宽缘,粗穿廓,铸体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续观其字廓,轮廓清晰,深竣挺拔,鼓凸自然而有度,恰到好处。其中,“安”字因笔划较粗而有粘连并接廓,然却彰显自然之铸相。无需赘述,观铸识体,本品铸相凸显官炉品貌,劲道风格,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锈痂裹缚,出于河北坑,已有较长时日,基本已呈熟坑锈相。其身仍可见绿锈点染,大面积红斑,皮壳叠嶂,十分的老道,整体上观之,层次丰富,深浅相间,分布极为自然,无论锈痂还是皮壳,皆紧实生硬。可见其通体泛红,乃含铜量更高之青铜质地,铜色亦是耄耋陈旧之感凸显。无需再表,辩锈识浆,一句话,此等锈相,伪不可得,其门洞开,不在话下矣。

藉此,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永安五百”铜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是为一眼开门见山之品,毋容置疑。前述,永安钱整体上存世不多,而其五百之钱,相对更为罕少,迄今为止,所见开门之品仍然难觅,故而,其乃极有收藏前景的五代十国珍品,值得十分珍视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