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的北齐《常平五铢合背》铜钱展赏

标签:
北齐少见常平五铢合背收藏杂谈 |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

常平五铢,乃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为结束当时币值混乱,私铸盛行之弊而铸行。此钱,钱文篆书,主铸材质青铜,铸制颇佳。此外,常平五铢钱因其钱名“常平”,故有常常平安之意,因此,其问世之后,逐渐有人将其作为佩钱使用,后世亦多为厌胜钱的面文素材。
其中,常平五铢钱,一个巧妙之处,或者说典型特征,即是巧妙的利用了穿下廓,作为“平”字的第一笔,从而与钱形和谐融合,别有赏点。该钱史来有一定遗存量,一般来说今不难见到。其入谱有几式,价值有高有低。其中收藏价值相对最高者,乃为其合背钱。

早前,本博曾经展赏过一枚罕见的“常平五铢”白铜钱。时至今日,再将另一品少见的青铜质地合背钱帐中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之。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常平五铢”四字,篆书书体,直读,背同文,是为合背钱。可见面背文字书写规矩端正,笔划匀称,横直竖立,布局协调。无需细表,品文识书,本品书相官炉原铸之貌,无异无邪,其门得开。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规整有加,直径约为23.43毫米,重约5.29克,铸体略厚,类小平形制大小。其铸相显示,广穿无廓,形貌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观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其中,一面背文字笔划有双影,此乃压模是向下略移范所致,自然无异。无需赘述,观铸识体,本品铸相彰显官炉品质,其门再开。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生坑锈相,浑身裹缚绿锈。其锈色正自然,锈质紧实而不糟,脱锈之处,可见包浆黝黑老道,踏实不虚。续可识其乃青铜质地,铜色陈旧。无需再表,辩锈识浆,本品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其门又开矣。

藉此,三相一材鉴之,此枚“常平五铢合背”钱,实乃开门见山之品,毋容置疑。正如前述,常平五铢钱非珍稀泉品,除贵金属材质以外,仅合背钱因存世量少而至收藏价值相对较高,因此,本品当可入册赏藏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