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一九六一年九月作《山瀑图》
标签:
当代名家傅抱石1961年山水图 |
分类: 书画 |

傅抱石(公元1904—1965年)。新山水画代表人物,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著名大画家。
抱石擅画山水,中年创著名的“抱石皴”法,笔致飞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风格个性鲜明。其作品无论山水林瀑亦或人物,皆具极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的画作,多为藏家追求,一些作品价值逐年攀升,及至过亿,可见一斑。在傅抱石四十多年的创作历史中,作品无数,亦无法具体统计,期间散落民间收藏之作品亦不在少数,有的完好保存存下来,有的则轶失,在那个文化大破坏的年代,其作品人为损毁的亦不在少数。

有关傅抱石的资料颇多,不难检索,此不赘言。今日赏画,特将愚帐中所藏一幅傅抱石与1961作于大连的山水图轴择出,拍照亮相,首次发表于此公展鉴赏,以飨诸君。
鉴赏此画。可见其乃立轴,纸本设色,规格约为116x36厘米。其整体构图为高山飞瀑,最下画龙点睛式的点缀老叟与携琴童子,从整体构图来看,乃典型的傅抱石山水人物布局风格,山瀑占据最大幅面,人物仅做极小的点缀,然却是具有鲜明的点睛效果。故本画也似可命名为“携琴寻瀑图”。
从画法上赏之,可见鲜明的“抱石皴”独家技法的娴熟运用,但见山势雄俊,松木挺拔,流云横绕,飞瀑直下,水雾弥漫,远近浓淡鲜明,层次丰富,过渡自然。右下向上而行的柱杖老叟与琴童,形虽微然可窥其貌有神,腰直昂首,点睛之笔跃然纸上。无需再述,观画发感,此画无论题材选择、笔法风格亦或构图布局,皆凸显抱石先生画作之地道特色,仿而难得,可谓真迹无疑矣。

此外,可见左边题款,“一九六一年九月二日抱石大连写”,钤朱文圆印“傅”、白文方印“抱石”,乃先生常用钤印之举,皆为真实印鉴。其题款字,行书风格彰显抱石写法,无异无邪。续观纸张,近六十年过去,可见纸张已然渐呈老旧之相,时间之感亦是跃然纸面。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关于此画创作时间,查傅抱石编年史,可知其于一九六一年六月至九月,到我国东北地区旅行写生,先后作《镜泊飞泉》、《天池林海》、《林海雪原》、《煤都壮观》、《松花湖》等图。而此画题款时间是该年九月二日,当为其东北写生基本结束后在大连待返时的墨迹,时间亦是完全吻合。

藉此,无需赘述,赏画辩实,本幅作品无论哪一方面皆无可挑剔,开门见山之真迹,毋容置疑矣。我们知道傅抱石的作品,今已为中国当代书画收藏中的上品,颇受藏家追捧,有的作品其价值已然过亿,由此可见一斑。而我们鉴赏其画,辨伪识真,当英雄不问出处,真迹(富贵)当思原由,唯实而论,方乃真正的慧眼行家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