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元代《龙凤通宝合背折二》铜钱珍赏
标签:
元代罕见龙凤通宝折二收藏 |
分类: 辽金西夏元 |
罕见的元代《龙凤通宝光背折二》铜钱珍赏
龙凤通宝,乃元代末期地方割据政权之铸币。其时红巾军首领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帝,于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建都安徽亳州,国号“宋”,建元龙凤,并始铸“龙凤通宝”钱。
依照谱载,龙凤通宝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三和大钱等,材质青铜。鉴于其政权性质以及仅存在不太长的十余年时间,因此,其流用范围不大,铸币总量不丰,至今遗存相对较少,是元代比较珍稀的泉品之一,加之其钱以龙凤名之,旷古唯一,故历来为泉家所喜藏,收藏实践中亦较为难得。
此钱,愚博客曾经展赏过几等几枚,时至今日,再将另一枚生坑折二钱帐中择出,拍照亮相,发表于此公展鉴赏之。
首识书相。一眼可识,本品面文“龙凤通宝”四字,楷书书体,直读,光背。可见其字书写中规中矩,用笔有力,笔划横直竖立,字形结构大小适中,紧凑而协调,整体书相凸显端庄,十分耐看,凸显龙凤通宝钱典型书相风格。无需细表,品文识书,此乃其时官炉出品可以确定,书相之门可开。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规整,直径约为27.29毫米,重约5.69克,铸体厚薄适中,折二形制可予确定。其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续观字廓,轮廓清晰,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显而易见,观铸识体,本品铸相显示,其乃官炉出品可以确定,此门再开。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鲜明生坑锈相,出于安徽坑口,未曾洗锈,保留原坑锈相。其黝黑与孔雀蓝锈色相间,裹缚钱体,锈色纯真无邪,分布自然,皮壳老道叠嶂,面背较重之锈结痂,其质坚实而不糟。续识其材质,乃为青铜质地,铜色亦是自然老旧。藉此,无需细表,辩锈识浆,本品之锈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无异无邪,门可洞开,不在话下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龙凤通宝折二”铜钱,三相一材,可谓开门见山,过关斩将,无可置疑。如前所述,龙凤通宝钱乃为元代较为珍稀的泉品之一,至今来看,虽然不是十分的罕见,然仍非唾手可得之品,在收藏实践中,亦是难得碰到。由于其乃元代较珍稀的泉品,因此,龙凤通宝亦有伪品流世,其辨别真伪之要,三相一材逐一辨识,则伪难欺眼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