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五代十国《乾封泉宝光背》铁母珍赏
标签:
五代十国首发极罕乾封泉宝光背铁母收藏 |
分类: 雕母与母钱 |
楚马殷所铸乾封泉宝钱,在形制和钱文上均与唐铸乾封泉宝钱不同,楚马殷铸品形大而背多有文字,如“天”、“天府”、“天策”等。历谱所载,乾封泉宝背天、背天府钱,主要是铁钱为主,铜钱均载铁母,未见载入流用铜钱或者铁范铜钱。楚马殷之乾封泉宝铁母,史出罕少,诸谱定级为一,皆曰珍罕品种。
而根据《十国纪年》所记载,乾封泉宝钱在以鉄为主铸的情况下,另铸有铜钱,无非,铜钱使用范围更窄,铸量更为有限。换言之,楚马殷乾封泉宝铜质钱,应非仅铁母,而理应有流用之铜钱或者至少有铁范铜钱。
历史之事,纷繁复杂,非后世可尽知通晓。在铸币方面,亦是如此,故而后世发现有物与谱载有别,当以实物实证,方可定夺。是故,检点愚帐中,即见一品“乾封泉宝光背”钱,较为独特且脱谱,十分的稀罕。故今日特将其帐中点出,首发于本人博客公展鉴赏,并结合其三相一材,辩分骡马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乾封泉宝”四字,隶书书体,旋读,光背。其面文字形硕大而皆有接廓,文字布局协调,笔划清晰,横直竖立,干净利落,乾字为“直钩乾”写法。品文识书,就其整体书相察之,自然古朴,率真之意凸显,乃其时官炉原铸之貌,其门直开。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其整体铸制规整有加,直径约为38.29毫米,重约17.87克,铸体厚薄适中,近折十大小,亦合马殷乾封钱之制式。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皆为干净。续观字廓,清晰而深竣,鼓凸自然有度,无做作之态。毫无疑问,观铸识体,本品实乃马殷官炉出品,无异无邪,正点开门。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生坑,较典型的南方潮湿坑口锈相。其体红斑绿锈,锈痂裹缚,皮壳叠嶂,锈色纯真无邪,分布极为自然,锈质入骨,尤显生硬,可抗刃击。拍照之前已经进行开水除洗泥垢,其锈仍坚不可摧。是故,辩锈识浆,无邪再表,此锈相昭然一品自然天成之相,其门洞开矣。
无需赘述,一番鉴赏,此枚“乾封泉宝光背”铜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开门见山之品,毋容置疑。目前为止,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广为检索,主流泉谱未录,亦尚未见有公展,虽难说孤仅,然为极罕见之品,亦非妄言。
而就其性质,我们从铸相上看,其铸相及其字口确有铁母之相。而基于未见有光背铁钱面世,因此,结合其尺寸相对较之背文字钱(其径大于此钱)为小这点看,愚见以为,其性质极可能如前述之属于流用铜钱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