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罕见的红山玉器《人面猪龙玦》珍赏
标签:
红山玉器极罕见人面猪龙玦收藏杂谈 |
分类: 铜器、玉器、杂项等 |
如前所述,玉猪龙(猪龙玦)是红山玉器体系中最为典型,也是相对数量最多的品种,其体量大小不一,大至数十斤,小仅几十克,玉质有别。至今我们所见的玉猪龙形态都是单一的玦形,其与其它造型结合的组合形态则极其罕见。
检点愚帐中所藏红山玉器,则见有一件人面猪龙组合器,为今仅见。故,今日赏玉,特将其帐中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博客首次公展鉴赏,以飨藏好,一睹红山玉器独特器形。
鉴赏本品。其通高约74.47毫米,重约56.11克。不难看出,其造型有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下部为典型的猪龙形态,此无需详述,一眼明晰;而其上部则为人的头颈部,眼鼻嘴皆具,一眼可识其为人面,其中头顶凸起旋纹,是为冠,下巴则有凸出,类似胡须,而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其面代笑容,颇具亲和之力。这里,人头与猪龙结合,愚见以为其似乎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意。而在人头颈后,有钻孔,为佩饰挂绳之用,此钻孔乃红山玉器最为典型的基本形制特征。而猪龙之背和玦口下部琢有锯齿,应为类似鱼鳍的鳍状纹饰,十分罕见。
续观其材质,乃和田白玉(注:这里的和田玉是玉石的一种种类名称,而非仅指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的玉石)。可感可见其玉质及其包浆极为温润,玉质细腻,白透闪亮,打磨精细,油光水滑之感凸显,此玉质在红山玉器中属于十分少见,等级更高,更为精美。再可见其受沁情况,其整体局部受沁,沁色栗黄,深浅不等,分布凸显纯真自然。无需细表,其受沁及其沁色与分布情况,自然天成而进一步表明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数千年地下埋藏时间。
至此,无需细表,观物鉴器,本品“人面猪龙玦”,乃红山文化之产物,开门见山,毋容置疑。其出来时间已久,然亦今为止,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尚未见披露公展,似为仅见。由于其造型独特,更似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而极具研究价值;同时,由于造型独特而显意义非凡,由于玉质质佳而倍增等级,故其乃为一件红山玉器之精品,具有很高收藏价值,乃不言而喻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