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汉代五铢异品《五铢面三星》铜钱鉴赏

标签:
汉代五铢异品五铢面三星收藏杂谈 |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

五铢,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铸期直至六朝末期(公元589年)结束,绵延长达七百余年,这在中国铸币史上绝无仅有。由于历史时间跨度长,总体铸量极大,文字简单,书体书意趋同度高,各时期铸者较多。

据考,五铢异品类,有笔式相同的行用钱,亦有面背纹饰或文字的类型。而这种形制大小与行用钱一致而又有面背纹饰或文字(包括文字排列不同)的五铢钱,依例不划入民炉厌胜钱范畴,而是得入泉谱之正位。因此,收藏五铢钱,异品五铢才是寻找的重点,相对收藏价值较高。
阅谱可知,在异品五铢类里有面背几种星式录入,然并未穷尽,不少星式因罕少而脱谱。之前,愚曾公展鉴赏过若干枚五铢异品钱。今再检点愚帐中所藏,还有这枚同样罕见的面三星五铢未曾亮相。是故,今日赏泉,便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泉好。

首识书相。一眼可识,本品面文五铢二字,篆书书体。其字笔划纤细而清晰,横直竖立,字形端正,整体书相古朴自然,具五铢钱基本书相特征无疑。除此之外,可见其面穿上二颗星,穿下右一颗星,乃三星纹饰,星颗数虽不多,然却十分罕见而又较为独特,泉谱未录。是故,品文识书,无需多言,以书相识之,其为汉至六朝时期之铸,其门可开,没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虽然锈蚀较重,然铸制仍显规整有加,直径约为26.17毫米,重约3.26克,铸体厚薄适中,常规小平偏大形制。其制式为缘轮浑圆,穿无廓。铸体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净。字廓纹饰清晰,较为深竣,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可见有铸造铜刺颗粒,显示自然之铸相。由此可断,本品官炉出品,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锈蚀莽重,包浆浓烈纯真。其身锈垢覆盖,深浅相间,分布自然,皮壳叠嶂,凸显老道,锈质也是坚实而不糟。正是一眼耄耋之相鲜明。续察识其材质乃青铜质地,铜色更是十分老旧。至此,无需细表,辩锈识浆,其锈相一派自然天成昭然,其门又开,不在话下。

如是,一番鉴识审视,此枚“五铢面三星”铜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开门见山,无可置疑。本星式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至今仍难得一见公展,作为异品五铢钱,因其面独特星纹,故而倍显独特,加之所见甚少难得,具有一定收藏价值,亦是不言而喻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