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稀罕《大德通宝·大元元宝连体》铜钱珍赏

标签:
元代稀罕大德通宝大元元宝连体杂谈 |
分类: 辽金西夏元 |

正因为这一属性,元代供养钱得登后世泉藏的大雅之堂,不少泉谱皆将其载入册中,成为与其它流用钱和纪念币等正式用钱一样有价值的正统古泉收藏品种。
由于是供养钱属性,因此它在铸制时所受到的国家货币形制品相等规制约束就少一些,因此,其便有着一些更多的铸制形态。这些形态,有些品种泉谱有录,有些则长期脱谱或者不为世间普见。其发现迟,公开展示极少而难得一见,比如愚已经展示过多枚的银、铜连体供养钱。这些连体供养钱,有的是紧挨着的前后两个年号并列连体,有的则是同一年号大小连体而铸。
检点愚帐中所藏,还有未曾公展与博客的连体钱。故今日赏泉,再将帐中所藏另一品罕见的 “大德通宝·大元元宝” 大小连体钱择出,遣之于博客公展鉴赏,以飨泉好。
首识书相。一眼可识,该连体钱面文大者为“大德通宝”、小者为“大元元宝”,楷书书体,直读。仔细端详,其书意可谓也是中规中矩,笔划横直竖立而有力,布局协调。其中,大者之书相更显端美,乃大德正用钱之典型书相;小者书相也正是入谱该钱风格范式,书相率真无疑。毫无疑问,此两钱虽为连体,但书相仍然与单体钱风格特征相同,古朴元风,一母同胞。故而,品文识书,以其书相而鉴,实乃原汁原味,无异无邪,其门可开。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乃为规整,大小两钱连体,通长36.82毫米两钱连体,重约7.42克,厚薄适中,大者直径小平形制,小者书微型形制。正如元代供养钱的铸相一样,其铸制稍欠精整,然亦方圆廓正,地章较为平整,穿轮基本干净,小者仍有些许流铜未净。续观其字廓,轮廓线条清晰可辨,亦较为深竣,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铸相呈一大一小中间间隔相连。毫无疑问,这一铸相极为自然,与其单体钱铸相无二,也是元代供养钱中铸相佳者之一。是故,观铸识体,以铸相而论,可谓开门无疑。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具薄锈浓浆之相,窖藏品之锈相,十分地道。其面淡绿锈裹缚,老皮硬壳层叠,锈质坚硬而不糟,背锈色绿锈点染,与面有别,整体锈色深浅相间,分布自然。薄锈之处,可见包浆凝重踏实,铜色呈鲜明老旧之感,青铜质地确定无疑。整体综合检视,其锈相耄耋,纯真无邪,可谓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锈相之门洞开矣。
一番鉴赏,毋容置疑,此枚“大德通宝·大元元宝连体钱”三相一材,原汁原味,开门见山。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连体钱,至今甚为罕见,诸谱不载,公展亦是难得一见,正如愚在早前所展的其它元代银、铜连体供养钱一样,其为元代供养钱的另一种铸法,属于遗存极其稀少而又相对独特之品,相对而言,具有不一般的收藏价值矣。
附注:大德通宝,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之铸币,元代较珍稀的钱币;大元元宝,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所铸供养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