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珍罕式《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铜钱珍赏

(2019-03-19 07:24:05)
标签:

元代

珍泉

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

珍赏

收藏

分类: 辽金西夏元
双龙至大更罕见   元珍再添国宝钱
元珍罕式《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铜钱珍赏
元珍罕式《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铜钱珍赏       元国宝,乃元武宗海山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之前,谱载大元国宝(篆书,下同)钱,折十形制大小(近年已出篆书小平),有光背和背龙纹以及背“至大”等不同背纹品。此钱铸制精整,钱文书相规矩端庄,青铜质地。由于早前所出罕少,故为元代珍泉之一,且获封老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名声较为显赫。

时过境迁,至本世纪以来,大元国宝钱早已非之前的那般极罕见,虽然其仍为难得之品,元代珍泉之名仍可在列,然各式皆见有出或者公展,甚至还发现了新的脱谱之背式,实乃今非昔比,泉事发展规律之必然矣。

之前,愚博客曾展赏过几品大元国宝钱。时至今日,特再将帐中所藏另一品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罕见式点出,拍照亮相,遣之于博客公展,再次品鉴元珍。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大元国宝”四字,篆书书体,直读,背穿左右双龙上下“至大”文字。其面文字书写中规中矩,笔划横直竖立,布局协调,书相端庄俊朗,正是此钱典型书相风格之一(大元国宝篆书折十大钱有不少于三种书相版式)。因此,就面文书相而言,无需细表,知晓此钱者,皆可明辨。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本品背双龙纹与文字“至大”之结合,查早前的主流泉谱皆无此式录入(录入的三式分别为“光背、背单龙日纹、背至大”)。因此,本品之式为脱谱式。就龙纹来看,龙身虽无鳞甲,然线条流畅,舞动自然,“至大”二字,书相风格与背至大之式的书写笔划结构类同,显而易见,就背式鉴赏,无异无邪,其门可开。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铸制精整。其直径约为48.64毫米,重约50.19克,铸体较为厚实,比通常折十形制偏大。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续观字廓,清晰深竣,文字笔划清晰,纹饰线条分明,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其缘较为细窄,边缘和轮边圆润,修整细致。藉此,观铸识体,无需细表,本品铸相实乃官炉铸品毫无疑问,铸相之门再开。

再察锈相。一眼可鉴,本品传世之锈相,可谓一目了然。可见钱体包浆裹缚而凝重,分布极为自然,皮壳老道而具油润质感,浆质亦是踏实不虚。续可识其材质,乃地道红铜质地,铜色更是凸显老旧,纯真无邪。无需再说,辩锈识浆,本品传世锈相,真真切切,可谓一眼开门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折十”钱,三相一材,开门见山,过关斩将,乃无可置疑之品矣。前述,之前主流泉谱不载此双龙至大式,但这并不是说此式有疑甚至为臆造。大元国宝钱,谱载就已经有三种背式,而将龙纹与至大二字,合铸一体,成为又一式,岂不顺理成章吗。因此,只要三相一材能够过关,则新发现式,便真实可靠。

大元国宝钱,乃元代官铸国号钱,其铸制精整,足料足形。其应为纪念币性质,具有独特的意义。至今来看,愚见以为,其四种背式已经全部亮相矣。 

元珍罕式《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铜钱珍赏

元珍罕式《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铜钱珍赏

元珍罕式《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铜钱珍赏

元珍罕式《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铜钱珍赏

元珍罕式《大元国宝背双龙至大》铜钱珍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