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成双宫廷用 辽金遗存传世来
辽金稀见的《面双龙背双凤大花钱》展赏
辽金时期,在铸行钱币的时候,亦铸有各式精美的花钱,并遗存下来。由于地域的原因,加之近代以来古钱币收藏的中心在南方,导致过去长期以来这些花钱未能得到披露,未能得到重视。进入本世纪后,大东北地域辽金钱币的发现,使得这些花钱得以现世,并逐步为北方收藏者所披露。
由于花钱断代难以准确,泉界也有花钱不断代之说,但是,能大概知道花钱的铸期区间任然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而这断代的依据,则主要是根据纹饰文字的风格特征,即三相一材的特征来进行。由于这些花钱主要出自东北地域,纹相书相又符合辽金时期的风格,故而有时便以辽金这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区间为铸期断代。
之前,愚博客也披露展赏过若干枚辽金花钱,这些花钱体量皆较大,铸制精美,喻意吉祥,有的则可以肯定是宫钱性质,其遗存量皆少于年号行用钱,十分难得。故,今日赏泉,再将愚帐中所藏一品花钱择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鉴赏之。
首识书相。一眼可识,本品为双面纹饰,一面为双龙,另一面为双凤。双龙凤环绕穿口,纹相清楚明晰,线条流畅,龙腾凤舞,生动而形象。由其风格来看,具备辽金时期龙凤特征,尤其是龙纹,其头部特征较为显著。无需赘述,品纹识饰,此纹相应铸于辽金时期,可以基本断定。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铸制规整有加,其直径约为66.78毫米,重约77.86克,厚薄适中,乃当千型出号大钱形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可见其纹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其轮边精修倒圆,纹饰线条干净利落,可谓精致,具备官炉铸品之品貌特征,非一般民炉可为。亦体现了辽金铸币技艺,尤其是金代铸技的特征。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本品基本无锈,然包浆深厚,滋润熟老,铜色更是十分熟旧,深浅相间,分布自然,是为传世品之典型锈相。其出自大东北地域民间所藏。续观材质,铜色略微泛红,成青黄质色,乃典型青铜质地,符合辽金时期铸币用材之特征,无异无邪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面双龙背双凤”大花钱,三相一材,皆可大概断代,乃辽金时期所铸,可谓开门。由其双龙双凤纹饰来看,其应为宫廷之物,可属宫钱性质。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亦今为止,仍属十分少见,是一枚较为难得的辽金宫钱,颇具收藏价值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