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的明代《崇祯通宝背左一钱》铜钱展赏

标签:
明代崇祯通宝背左一钱少见收藏杂谈 |
分类: 明清 |

阅谱可知,崇祯钱钱中有一式,乃背“一钱”,此两字竖排。该式钱计有两种,一是“一钱”二字置于穿右,称“右一钱”;二是“一钱”二字置于穿左,称“左一钱”。而“右一钱”遗存相对较多,而“左一钱”则相对较为稀罕,收藏价值高于前者。
检点愚帐中,此崇祯通宝背左一钱,则有藏一品。故今日赏泉,也将其帐中择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赏析之。
首识书相。一眼可见,本品面文“崇祯通宝”四字,直读,楷书书体。其字形大而舒展,其中“寳”字之“貝‘目’下左右二点挂角”,乃崇祯钱文书相“寳”字之典型特征。余各字皆可感其书写古朴自然,笔划清晰,横直竖立,笔划亦颇见有力。复观其背,穿左“一钱”上下竖排,十分清晰,整体书相规整而不失古朴之感,此乃崇祯该式钱之书相,具崇祯官炉出品应有之貌相,其门得开。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铸制可见规整。其直径约为23.36毫米,重约3.75克,厚薄适中,小平形制。其铸相方正圆矩,平整地章,轮边干净,穿口略存流铜残余尚未完全修整干净,然不失自然。其乃阔缘制式,字廓较为深竣清晰,鼓凸自然有度。无需啰嗦,以本品铸相而言,虽其穿口干净度略有不足,然整体仍十分规整干净,实乃官炉出品,铸相开门矣。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本品熟坑锈相,出土有时。可见锈痂灰垢交织,叠嶂裹缚钱体,其锈痂皮壳老道,分布自然,锈质纯真,生硬而不糟。复察其材质,鲜明黄铜质地,有斑驳铜刺,而铜色金黄却呈明显的熟旧之相。显而易见,无需细表,本品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耄耋真切,其门不叩自开。
藉此,简而言之,本枚“崇祯通宝背左一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正是开门见山之品,无可置疑。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钱至今仍少见,检索公展亦稀,由此可见一斑。故其虽非崇祯钱珍式,然亦可谓是一品值得收藏之泉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