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的明《崇祯通宝背对头沪(下倒沪)小平》铜钱珍赏

标签:
明代稀罕式崇祯通宝背对头沪下倒沪珍赏杂谈 |
分类: 明清 |

阅谱可知,崇祯钱小平钱中有一式,乃为背穿上下“沪”字,称“对头沪”字式,谱载一式为“上倒沪”,即正面顺翻到背看,穿上“沪”是倒写的。该钱据考乃其时四川泸州卫所铸(乃泸字之误),有穿上单“沪”、穿上下“对头沪”两基本式。其中“单沪”相对遗存较多,“对头沪”稀少而相对有一定收藏价值(2016年中国嘉德拍出一品,成交价达八千余元)。
今检点愚帐中所藏,亦有该“对头沪”字式钱一品,不过却是更为罕见的“下倒沪”,极为难得。故今日赏泉,特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鉴赏,以飨泉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见,本品面文“崇祯通宝”四字,楷书书体,直读,背穿上下各一“沪”字。其书意自然而不做作,古拙率真,笔划有力,布局协调,四字皆见接廓。各字书相凸显崇祯钱典型风格,可谓标准。而背“沪”字书写亦是端正,笔划清晰可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该钱背面穿下的“沪”字看上去为倒写,即“下倒沪”,与谱载“上倒沪”不同。藉此,不必赘言,就此书相来看,本品崇祯地方官炉出品,其门得开。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铸制规整,其直径为24.76毫米,重约5.70克,铸体厚薄适中,阔缘小平形制确定。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其字廓清晰,深浅适中,鼓凸自然有度,整体凸显规制。故而,一词铸相断其官局出品,当无二话可言矣。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本品熟坑锈相,可见地章之上少量绿蓝锈色交织,锈痂裹缚钱体。其锈痂皮壳,分布自然,生硬而不糟。露铜之处可识包浆凝重熟老,纯真无邪,可察材质乃黄铜质地,铜色则是呈明显的熟旧之相。显而易见,无需细表,本品锈色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耄耋真切,其门不叩自开。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简而言之,本枚“崇祯通宝背对头沪(下倒沪)”小平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开门见山,过关斩将,毋容置疑。前述,“对头沪(上倒沪)”字式钱本已少见,而此“下倒沪”则更甚之,主流泉谱多不见录入,由此可见一斑。它不仅说明该钱无论新老泉家仍有未曾见过之品式,也表明沪局铸钱也是多种字式。故其不仅从研究上,而且从收藏上来说,都是一枚很有个性而又较为珍贵,值得收藏的泉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