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2017-10-07 08:29:42)
标签:

明代

成化姹紫斗彩

三才盖碗

稀罕

收藏

分类: 瓷器
姹紫斗彩鸡岗纹  成化珍遗不虚妄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化瓷器中相对应用最多的是鸡岗纹纹饰,其以鸡纹和石岗花卉纹组合为纹饰图案。而我们熟知的鸡缸杯,实际上是“鸡岗纹缸形杯”的简称。这个鸡缸杯因前年香港拍出2.8亿元人民币,而几乎使国人尽知。

成化鸡缸杯曾被历代文人墨客乃至乾隆帝提及赞之,经年以来的累积效应,而致使其进入神话状态,不仅称之为极为珍贵罕见,甚至到了世存仅二三只的地步。关于成化鸡缸杯的价值和存世及其相关言论,离谱得越来越严重,错误的历史观和被抛弃的古玩实证观,商业性运作与恶意炒作之结果,以及公馆洋博乃至国外洋人持有,俨然成了鉴别古玩真伪的标准乃至真理。

然而,鸡岗纹不过是成化斗彩其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纹饰,这主要是因为鸡岗纹被用在多种不同器形的成化瓷器上,换句话说,鸡岗纹实际上是成化瓷器,尤其是杯器上最基本的几种纹饰之一。正因为如此,其烧造量相对较多,遗存也如此,这可能才是鸡缸杯最早或者更多被明晚期和清代文人墨客所见并描述之原因。

关于此,除了愚已经展赏过的几件不同器形,但相同斗彩鸡岗纹纹饰的器物,我们还可以见到愚所藏另外更为珍贵难得的鸡岗纹器形。故,今日特将愚帐中成化瓷器专题收藏中的一件姹紫斗彩鸡岗纹盖碗点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开展示出来,以飨藏好,以贺双节。

首赏器形。一眼可识,本品乃为盖碗杯,亦称三才杯,分别由托、碗(杯)、盖组成。其通高约10厘米,口径约9.85厘米整器完整无缺,制作十分规矩,彰显端庄大方,中间碗为侈口,整体看上去与今天的盖碗三才杯并无多大区别。

续观纹饰,可见其乃典型的鸡岗纹,共三组,以鲜明的斗彩之法分别绘于盖、碗、托之上,公鸡、母鸡带小鸡群,石岗和花卉缠枝纹。其纹饰凸显古朴率真,线条流畅,点彩率意,自然而丝毫不做作。对于此,本可以断其成化之器,然也难免有人会疑问,因为,若此为到代真品,那拍出2.8亿元的鸡缸杯岂不被甩它个几座山去,当然,太多的人都没见过乃至听说过,公博洋馆亦未见披露有藏,加之器形与清代直至今天所见一样。故而,在今天真赝鱼龙混杂的时代,此疑问难免,当属正常。

然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是,本品斗彩上出现的“姹紫(差紫)”釉色。这些姹紫色可见于公鸡尾和花卉等处。其紫色,色如赤铁,手感凹凸不平,虽艳然表面干涩无光,毫无疑问,这正是“差紫(姹紫)”以及成化斗彩中独一无二的特征。

孙瀛洲先生对姹紫的描述是:“这些色彩,在明、清两代的官民窑中,仿得好的可以乱真,但只有差紫一色没有仿制成功。……在当时此原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所以称为差紫,可以肯定地说,凡带差紫色的成彩绝为真品。”除此外,其他著名瓷家亦是如此认为,而后世数朝仿成化斗彩也确只有“差紫”一处无法仿效。至此,无需赘述,本品不仅斗彩及其绘法具备成化特征,更因为“姹紫”的存在而成到代铁证矣。

再观其底,可见碗托和碗底均有款识,乃青花双线方框成化之典型款识格式,线框内以楷书书写“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其字书写有力,古朴率意,乃成化典型,盎然神韵后世其实难仿。

通过实物实证,此成化鸡岗纹盖碗三才杯,尽管器形与今几无差别,然其到代特征毋容置疑。据考盖碗茶杯始于唐,成型于元,兴盛于明清直至民国,直到今天其仍是茶道不可或缺的器皿。换言之,三才杯在明代已经完全成型,并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尤其是成为达官贵人乃至整个上层社会使用的饮茶器皿,并形成一些列茶道及其礼节。

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中,有一段小插曲这样写到:“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盅,捧与贾母。贾母笑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这表明了早在明代,盖碗在贵族中的使用情况,同时更说明了成化瓷器乃为珍贵名器。尽管其描绘的是成化脱胎甜白釉瓷(愚博客亦有所展)。

言及于此,不再赘述,本品“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盖碗三才杯”,诸般特征,可谓开门见山,过关斩将,难以置疑。其完整存世十分不易,能为愚所猎获藏于帐中,留于国内,实属上天眷顾,无比幸运矣。在这里,无需再用语言来和那只2.8亿元的鸡缸杯斗法,其高下已分,是行家自然识得,并能掂量其轻重矣。

最后啰嗦几句,在当下的中国古玩收藏世界中,有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中国大陆外的非博物馆洋人持有的中国古玩,难见有人质疑,动辄拍出离谱价格,而在大陆国内,民间收藏品往往被竭尽贬损,几乎到了只允许公办博物馆藏品为真,民间收藏皆伪的地步,尤其是那些公博洋馆乃至洋人未藏有的器物,更是如此。这种极力贬低国内民藏的做法,最让洋人拍手称快,当然也是数典忘祖,洋奴本色的最典型现象矣,呜呼哀哉!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珍罕之《成化姹紫斗彩鸡岗纹三才盖碗杯》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